石油市场价格震荡加剧
2010-5-30 1: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陈秀芝
4、5月份,国际石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原油价格最高时突破每桶86美元,最低时降到9个月以来的新低,逼近每桶68美元。国内成品油市场在国际行情变化以及经济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上升、国家再度调价等因素影响下,呈现资源稳步增长,需求增势趋稳,价格由明显上升到快速回稳的基本态势。
近期,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都表现出高位趋稳的走势,显示经济发展更趋理性和均衡性、协调性,这将促进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回稳。据此预计,今年夏季,国内油品市场将保持需求增势趋稳、资源供应量持续增长、供求面基本平衡、价格高位回稳或有所回落的运行格局。
下面是当前石油产品市场的基本运行情况:
生产稳步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快报资料显示,2010年4月份,我国原油及成品油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和较快增长,当月生产原油1626万吨,1~4月份累计生产64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4.3%;原油加工量为3441万吨,累计13482万吨,分别增长17.1%、20.7%;主要成品油产量为2279万吨,累计为8932万吨,分别增长了15%、17.2%。
4月份原油进口量突破2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4.7%
今年3、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持续突破2000万吨大关,分别达到2106万吨和2117万吨,1~4月份累计进口量达到7785万吨,同比增幅高达36.7%。
原油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2009年首次突破50%的警界线达到52.5%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2个百分点,达到54.7%[注:对外依存度= 进口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00%]。
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增长,进口量持续下降
今年前4个月,虽然成品油进口量持续增加,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维持持续下降的格局;出口量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据海关总署统计,1~4月份,中国共进口成品油120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8%;出口成品油9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25万吨,增幅高达52.0%。
在主要成品油中,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累计分别进口165万、57万、775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6%、11.8%、10.0%。
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累计分别出口210万、201万、179万、31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3倍、16.8%、30.1%、54.4%。
消费需求回落,供需形势平稳
进入第二季度,国内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出现回稳的变化,包括汽车产销量也从3月份双双达到历史新高,回落至不足160万辆,环比降幅超过一成。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测算,今年前4个月,我国原油的市场总需求量(国内市场需求+出口,下同)达到1.37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8%,升幅比第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消费需求1.36亿吨,增长18.0%。在主要成品油中,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市场总需求量分别为2652万、731万、5134万、161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3%、23.3%、17.8%、9.9%,比第一季度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在市场和价格机制作用下,石油产品资源供应也出现增幅下降的情况,从而促进了供需总体市场基本保持平稳的格局。
价格由明显上升到高位趋稳
进入第二季度,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纽约商品交易所WTI轻质原油4月份平均价格达到每桶84.16美元,涨势较为明显。国内市场在需求持续增长、4月14日国家再度上调成品油价格等因素作用下,成品油价格出现大幅攀升。4月份的第三周,成品油平均价格比3月份上升6.8%,比去年4月份上升35.8%。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价格监测调查资料显示,4月份国内成品油平均价格环比上升5.7%、同比上升34.4%,1~4月份累计同比上升33.0%。其中,汽油的环比、同比和累计同比分别上升7.3%、28.5%和23.6%;柴油分别上升5.4%、35.3%和35.7%;燃料油分别上升2.1%、48.6%和51.6%。
自5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下滑,国内市场销售疲软,观望气氛和降价预期增强,汽柴油批发价在5月中旬后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在100元/吨左右。预计5月下旬至6月份,成品油价格将呈现震荡下行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