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纵横物流为灾区人民 我们再苦再累也值
2010-5-4 21:5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5月1日,青海玉树地震第十八天。
西宁铁路东货场。
青海纵横物流有限公司的一辆白色大吨位货车开进来,停在了指定的待命点。车上跳下两名司机,他们看上去有些疲惫。“辛苦了,辛苦了!盒饭马上就到,还有点时间,吃了再跑。”调度人员迎上来。“看着灾区的人,我们干这点活真的不算什么。”司机何全军说。盒饭送来了,啃了好几天方便面的司机师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装好救灾物资后,白色大货车又奔驰在了通往玉树的路上。
青海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沈运柴说:“4月14日,我局接到省交通厅的指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运力输送抗震救灾的人员、设备和物资。货运和客运还不尽相同,货运较早就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在行业管理上比较困难,但是在灾难面前,不少公司表现出了很强的企业责任感。其中,青海纵横物流有限公司表现突出,他们的车辆先进、吨位大,灾难发生后,公司的领导反应迅速,很快按照我局的要求组织到了车辆集结待命,发挥了专业运输企业的优势。”他还介绍,从4月16日、17日开始,物资转运的任务加重,在这当中纵横公司承担了60%左右的运输任务。由于公司组织得当,司机们派到哪里就能去哪里,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
截止到4月30日,青海纵横物流有限公司共派出190辆车参加救灾,运送救灾物资658车次,参加救灾人数419人,为救灾设备、物资的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公司还收到了广东公安消防总队支援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其中说:“我队12吨救灾物资安全顺利抵达灾区,向你们公司表达感谢,四名司机同志辛苦了,他们的责任心强、驾驶技术过硬!”
灾情就是命令
4月14日,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青海纵横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曹建宇正要准备去上班,他拿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还带着惊恐的声音:“这里地震了,我刚刚从震倒的房子里爬出来……”听到这位住在玉树的亲戚的声音,曹建宇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地震了,房子都震塌了?”他一面自语,一面打开了电脑,看到报道,他一下子反应过来,要马上到公司,灾难发生了,救援马上就会开始,救援设备、物资都需要大型货车去运输。
八点刚过,公司主要领导都到齐了。董事长杨建文立即决定通知公司所有在西宁的车辆,原地待命,有货源的也不要出车。另外,公司还组织员工献爱心,共募集善款15200元。
9时,青海省交通厅、运管局发出指令,要求公司组织一支抗震救灾的运输突击队。
10时40分,一支由86人、30台载重40吨的重型半挂货车组成的队伍就已经集结完毕,等待调遣。
17时,第一批34人、17台车,拉运救援设备、电力设施,与各路救灾大军一起奔赴救灾前线……
不给灾区添负担,员工带上5天的食物和水出发。
谁都知道,在灾区食物和水很珍贵,为了不给灾区添负担,公司党支部购买了大量的方便面、矿泉水、馒头等配发给前往灾区的员工,并要求他们带够至少5天的量。
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国勋介绍:“公司党支部购买了大量的方便面、矿泉水、水果就放在办公室,一有员工开车下来,就让他们装上。另外,为保证运输的顺利,公司为单车垫付了油费,还为每台车都配备了两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员工李永贵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几百元的食物和水,带往灾区,送给受灾群众。
由于购买物资、垫付油费开销较大,公司的流动资金有点捉襟见肘,于是公司杨总就和青海省第二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学华商量,能不能借50万元周转一下,李总很痛快就答应了,而且一下子拨来了2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在公司没有上报的情况下,省运管局也给公司划拨了100万元,用于抗震救灾时期的费用。
带病工作,保证完成运输任务
第一批奔赴灾区执行运输任务的司机中有两名回族驾驶员,他们是王麻乃、马德财。4月15日,将救灾物资送到后,就按照救灾指挥部的命令,留在灾区执行巴塘机场至结古镇的救灾物资运输任务,这一干就是6天6夜。他们克服了生活上的不便,没喝过一口热水、没吃过一口热饭,困了就趁着待命的间隙轮流休息一会儿,就这样,他们在车上连续工作生活了140多个小时,王麻乃因过度疲劳还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公司硬是把他换了下来。
王麻乃、马德财,只是救灾队伍中的一个缩影,不少人都患上了重感冒,出现了高原反应,他们没叫苦没叫累,都在一线坚持着。不少回到西宁的司机还主动要求再次到救灾一线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另外,公司为了保证救灾物资的运输,在第一时间,要求在格尔木、茶卡、锡铁山执行运输任务的车辆连夜放空回到西宁听候救灾指挥部的调配。
“藏族同胞给我送来了奶茶”
司机魏廷杰已经有三年驾龄了,但是应对这样的突发事故,他还是第一次。“15日,我们的车装上救灾设备,从西宁出发,16日到达结古镇,看到震后的情况,我们都很心痛,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没想到,当天晚上有两位提着茶壶的藏族同胞敲响了我们的车窗,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师傅,缸子拿着没?给你们倒点奶茶喝。’”魏廷杰说,“他们的家都成那个样子了,还给我们送奶茶,真的让人感动。”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件,司机何全军拉运救灾物资的时候,经过清水河路段,一天没怎么吃过东西的他,看到路边有个小店,就停下车进去泡了一碗方便面,等他吃完给钱的时候,那位藏族店主就是不肯收他的钱,还说:“你们是为了救灾的,这碗面就算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司机们不时被陌生人感动着,他们也没闲着,除了完成正常的运输任务之外,还尽力帮助受灾的群众。
司机张振国在结古镇卸下救灾物资后,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拿不动政府分发的救灾物资,在没有运输任务的情况下,就主动帮他们把物资装上车,送他们到了家门口。
“路再险也要完成任务”
“路再险也要完成任务,我们要尽企业责任、尽公民义务。”这是杨建文这十几天来经常和广大员工说的一句话。
仲达乡,跑过运输的人都知道,去那里的路特别难走,路又窄,旁边是山,下面是河,稍有不慎就有车毁人亡的危险。
4月24日,经理李晓忠接到司机的电话,说是被派往仲达乡运送帐篷。李经理叮嘱司机路上千万要小心驾驶,不要心急。他特别记下了这几位司机的电话和车号。直到他们顺利完成任务,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于俊伟就是执行往仲达乡运送物资的司机之一。他已经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我以前开小车进过仲达乡,路况不好,路上都是沙子。那天还差两公里就到了的时候,有个坡,我们的车都上不去,当时乡里也来了好多人,打算帮忙推上去。由于车本身就很大很重,再加上拉的是帐篷的支架也很重,人根本弄不动。后来来了两辆挖机,帮着拖,拖断了两条钢丝绳才拖上去的。”
在仲达乡乡政府对面的操场上早早就有很多受灾群众在等着领帐篷,大家看到物资来了都很高兴,争着把水送到运送物资的人们手中。司机们看到自己的辛苦给受灾群众带来了笑容,都觉得路再险也值得,路再险也要完成运输任务。
为了灾区群众,各部门齐心协力
抗震救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人的事,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抗震救灾中,已经不分单位不分部门了,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赵国勋说,“记得那是17日,已经很晚了,我们在东货场等着装货的司机、管理人员都还没顾上吃饭,这个时候,省运管局的食堂就送饭来了,运管局的同志看到我们也没吃饭,就主动把他们的热菜热饭分给了我们。”
“这一次能够圆满完成运输任务,我们广大的司助人员都很辛苦,在每一位员工的身上我都看了企业的精神。”董事长杨建文说:“在这次任务中,我们还得到了省交通厅、运管局、商务厅、民政厅、粮食局以及北方奔驰维修服务站的大力支持,正是各部门的齐心协力,才能将救灾物资早一点送到灾区群众手中。为了灾区人民,我们再苦再累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