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产业结构不均:重工业多 现代服务业少
2010-5-5 22: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09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17026.6亿元,同比增长10%,排名全国第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25元,排名全国第十五位。同年,广西的生产总值是7700.36亿元,不及河北省一半,而人均收入为15451元。“我省GDP在全国一直徘徊在五六位,人均GDP在全国排在10位左右,而人均财政收入则在全国排在十六七位。”我省一位经济学家说。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省GDP水平是全国的高地,而工资水平是全国的洼地呢?,本报从今日开始推出“我省高GDP低人均收入探因”系列报道。
近日,大四学生王坡(化名)正在为工作而发愁。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的他很想回家乡河北就业,但参加了几场河北的招聘会,他有些失望。“招聘企业大多是工业或贸易加工型的企业,待遇也仅在七八百元,还不及贵州的一半。”
王坡的说法在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晋武来看,非常正常,“我省经济结构偏重,层次水平偏低,这样就会出现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而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较低,人均收入包括工资也就比较低。”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87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32.8亿元。“这就好比我省是卖白菜的,别的省是卖手机的,卖几车白菜,也抵不上人家卖一个手机创造的效益高。”张晋武说。
卖白菜、钢铁的多,做服务的少
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比重低,是我省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而人均财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河北是个钢铁大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多年来,河北产业结构一直偏重,层次偏低,这样就会出现国民生产总值比较高而人均财力较低。“在我省占重要位置的一些工业虽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家还要拿走大部分,不像第三产业发达的地方,营业税全部留地方,这样的财政收入对于省本级财政来说才是实打实的干货。”张晋武说。
随后,记者查阅到一组数据,2005年,河北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4.4:52.6:33,其中,一产比重居全国第15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2.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3.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居全国第29位,低于全国平均比重6.5个百分点。按河北2005年的经济规模计算,GDP的一个百分点就是100亿元,如果是第三产业,大体就可以提供15亿元的财政收入。河北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2.9个百分点,三产低于全国平均值6.5个百分点,由此少提供大约40多亿元财政收入。如果河北一产比重降低到江苏省2005年的水平(7.6%),2005年全部财政收入就可以多入库100亿元。“财政收入多了,百姓才能有钱。”张晋武说。
第三产业对地方财政贡献最突出
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而我省仅占35%。“人均收入高的省份,其三产的比例关系离现代化程度越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也越高。”张晋武说。2009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8838元,其第三产业比重达59.4%。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第三产业比重达75.8%。“通俗点讲就是我省卖白菜、钢铁的太多了,而一些成本低利润高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占比却比较少。”张晋武说。
“大路货”多,深加工产品少
河北1.2亿吨≈宝钢2858万吨。一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产品少,决定同等GDP所提供的财政收入相对较少。
“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在规模上已经是全国第一,但与世界钢铁巨头德国蒂森克虏伯相比,我们粗钢产量是它的两倍,但利润有很大差距。”河北钢铁集团有关人员说,2008年,河北钢铁销售收入2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0亿元),利润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亿元),而蒂森克虏伯销售收入802亿美元,利润是33亿美元。
究其原因,河北钢铁集团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大路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只有10%至20%。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区别究竟在哪里?答案可从下列数据中找到:2007年,宝钢全年粗钢产量2858万吨,实现利润339亿元;同期,河北粗钢产量高达1.2亿吨,实现利润仅为340.54亿元。换个说法,即2858万吨产品创造的利润与1.2亿吨产品创造的利润竟然相差无几。“直到目前,钢铁产业初级产品、低端产品过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省冶金行业协会有关人员说。近年来,我省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利润一直徘徊在二三百元,但国内如宝钢、太钢等企业早已越过千元大关。而这并非个例,“像我省的特产核桃、大枣等,一般也是初加工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偏低。”河北省食品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人员说。
经济结构层次决定企业效益
我省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该项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长期低于全国平均值。就此,省统计局有关专家说:“究其原因,经济结构层次低是主要的。”经济效益低不仅制约企业竞争力、长远发展后劲和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而且直接造成财政来自企业所得税的收入,进而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难以提高。一般而言,现代产业和下游产业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高于传统产业和上游产业。“河北产业内部结构的‘两多、两少’,决定了河北同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同量的资产存量所产出的GDP相对较少,同样规模的GDP所提供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张晋武说。
钢铁化工多叫得响的物流少
虽然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品,但最高的利润却来自相关服务。我省处于产业链中利润高端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真后悔自己放弃了律师专业,要不然,现在年薪也几十万了。可现在,年薪不过3万元。”在某贸易公司工作的小刘看到做律师的同学收入节节高,满是羡慕。“法律服务、物流、创意、设计等都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处于产业链中的利润高端,成本低利润高,收入当然也高了。”张晋武介绍。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计算机行业80%的利润来自服务过程,而制造过程只能获得20%的利润。所以,虽然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品,但是最高的利润却来自相关服务。但我省服务业的主体仍是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2008年10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08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河北省仅有17家服务业企业入围,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4家。“河北重工业发达,但却没有配套的现代物流业,目前还仅是物资的流通,没有形成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的统一。”河北省商业联合会有关专家建议,河北完全可以依托二产的优势,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
资源型大省为服务业提供基础
省统计局有关专家表示,对河北这样一个以钢铁、煤炭、石化、装备制造为主的资源型、重化工大省来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意义,也尤为迫切。如当前河北省缺乏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当尽快培育“大产业”下的“大物流”。可以考虑将钢铁、煤炭等优势产业的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国有资产,以租赁的形式交给物流企业去运作,按行业组建3至5个大的物流集团,提高行业的带动力。
应从二三产业分析原因
张晋武表示,河北之所以GDP总量居全国第六位,而人均收入排在第15位,究其缘由,除了人口总量、劳动力总量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相对较多以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层次低,以及由此导致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进一步分析,在经济结构的几个层次中,对河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影响最大的不是三次产业结构,而是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一产比重高于河北的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14个省市自治区,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都高于河北。所以,河北必须在二三产业方面深入分析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的原因,并相应采取对策。“产业得优化,经济得发展,财政有更多的钱,群众才能得实惠。”张晋武说。
三大产业
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