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运河为沿运经济插上腾飞翅膀
2010-6-3 1: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从苏北航务处了解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的国家京杭运河调研组日前到江苏淮安调研内河水运发展形势,并考察了苏北运河两淮段。苏北航务管理处田世东介绍说,截至今年4月底苏北运河货运量达585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调研组认为水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他们对整治后的京杭运河苏北段所焕发出的青春活力赞叹不已。
苏北航务处介绍,苏北运河是我国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的交通大动脉,我国“一纵两横两网”的内河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口,沟通了江、淮、沂、泗水系,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运输航行,担负着我国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及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随着运河通过量的不断增加,苏北运河航道通过能力与运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苏北运河两淮段航道为例,2003年前航道条件差,航宽在57米左右,底宽40-46米,最小水深3.2米,两边岸线不规则,到处都是小码头和违章装卸点,占用航道通航水域,由于航道等级低、滩地大、航槽窄,大型船队双帮交汇都很困难,经常发生因船舶搁浅而造成的航道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船舶通过能力,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全面提升京杭运河的综合运输能力,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几年来,江苏省下大力气打通京杭运河苏北段运输“瓶颈”,实施航道“三改二”整治工程,建设现代化航道,扩张华东经济水上“生命线”。 为加快整治步伐,江苏省采取世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投资整治苏北运河航道,建设船闸。2004年2月开始,国家投资对苏北运河两淮段、邵伯湖壁虎河口段、高邮至邵伯船闸段、槐泗河口至施桥船闸段、大王庙至皂河船闸段等航道实施整治工程。经过多年整治,到2009年底,404公里的苏北运河全部建成国家二级航道,使古老的运河焕发青春,成为我国内河航道仅次于长江的等级最高、渠化程度最好、船闸设施最为完善的人工航道。
物畅其流 航运效益倍增
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航运公司,每年都有大批船队从苏北运河通过,提起航道整治后的变化,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建中深有感触的说:“我们公司主要是以大型顶推船队和大型的调度船队为主,这么一个大型船队在苏北运河航行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比以前航行的速度快多了。”
据苏北航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航道整治,目前苏北运河航道宽阔、岸线规则、整齐,船舶交会便捷、流畅,航道通航条件显著改善,没有发生过船舶堵塞航道现象。2003年苏北运河两淮段船舶通过量为1.12亿吨,整治后2007年,两淮段船舶通过量达1.91亿吨,2008年船舶通过量达 2.08亿吨,船舶的实载率及航行速度、过闸速度大幅提高,降低了运输成本,港口及航运单位效益成倍增长。
该负责人说,整治后的苏北运河还实现了岸线资源的科学控制,并促进了港口的集约化、机械化,苏北运河年货运量已接近2亿吨。该航段在满足运河航运功能的基础上,还实现了航道生态化,即在运河沿线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改善了沿线人居环境,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优势凸显 力促沿运经济发展
“在工农业生产中,苏北运河已成为沿运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的生命线,有力地促进了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淮安市为例,位于运河之畔的江苏淮钢集团是淮安市的龙头企业,其2005年水运运量近350万吨,通过苏北运河年节约运费近亿元,没有水运,就无法实现淮钢的跨越式发展。”苏北航务处有关负责人说。
苏北运河有力地促进了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又是原材料和产成品“两头在外”的省份,依托水网密布的优势,大批适合于水运的煤炭、建筑材料及原材料等大宗物资通过苏北运河实现“点到点”的跨区域运输,节约了转运成本,减少了损耗。2008年全省煤炭消耗2.8亿吨,绝大部分要通过外省调入,苏北运河是煤炭运输的三大主力通道之一,承担了近1亿吨的运输量,苏北运河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内河航道。
据介绍,水运的运价在苏北运河约为0.1元/吨·公里,2008年货物周转量约330亿吨·公里,发生的运费33亿元,如果改成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成本按0.5元/吨·公里计算,就要165亿元的运费,从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较,苏北运河节省运输成本100多亿元。尤其在2008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50年不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陆路交通受阻的情况下,苏北运河全线10个梯级船闸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科学调度,整体联动,抢运电煤占江苏省电煤运输保障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天抢运16.7万吨,高出平时水平60%,全力保障电煤、成品油、粮食和鲜活农产品等重点物资运输船舶优先、及时、快速、安全、有序地通过苏北运河,充分发挥了运河水路运输主通道的独特优势。
“十一五”期间,随着苏北运河航道的进一步整治,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三线船闸的逐步建成通航,特别是皂河三线船闸交付使用后,皂河船闸船舶年通过总量可达2亿吨,该段航道基本解决船舶滞留问题,待闸船舶将明显减少,船舶周转量大大加快,经济社会效益将再度提升。不仅如此,苏北运河还为沿运河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沿运河建设的科技园和工业园区、物流中心、钢铁企业、石化企业、盐化工企业等比比皆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