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飞”开辟通用航空事业新起点
2010-6-9 1:0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5月25日,随着“中华第一飞”——首架搭载中华1.8T发动机的无人驾驶飞机“中华号”首飞成功,通用航空,这个不被大众普遍关注的领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而据“中华第一飞”项目负责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与机械学院院长王云教授介绍,通用航空要想获得大发展,关键在于降低制造成本,核心是找到一种更加经济可靠的飞机动力,汽车发动机显然更具普及的价值。事实上,飞机搭载汽车发动机在国际航空领域并不罕见,世界上许多汽车业巨头都有过设计飞机发动机的历史,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却处于空白阶段。
据了解,航天动力的要求相当苛刻,必须同时满足“功率高功重比大、轻量化、耗油率低、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环保”五大要求。目前满足要求、能够用于航空试验的汽车发动机最适合的只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即T发动机。经过对市场上多种T发动机反复考察、比较和论证,最终南昌航空大学选择了华晨汽车的中华1.8T,因为这款发动机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T发动机,价格优势明显。
为了能够使整个项目顺利进展,南昌航空大学和华晨汽车还召集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K8总设计师石屏院士,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我国直升机技术知名专家马东立教授为首的,包括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的数10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飞机的设计、制造进行监督。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探索和艰辛付出,终于迎来了“中华第一飞”成功首飞。这不仅开辟了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新起点,也标志着我国通用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前,中国通用飞机市场需求量预计在1万架左右,其中活塞飞机就有6000架。通用航空及其带动的产业将形成10000亿元以上的市场容量。据悉,目前进口航空发动机的价格一般在20万~30万之间,而中华1.8T发动机的价格仅在2万~3万元,仅发动机这一项就能节省十几亿的采购成本。如果搭载中华1.8T汽车发动机的中华号进行批量生产,20万~30万的价格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江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