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武汉综合保税区

2010-7-1 13: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武汉综合保税区 
  离我们有多远?
  自2005年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苏州、上海、天津等城市设立综合保税区;近期重庆获批设立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这是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转移。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又于2009年12月批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不我待,湖北省政府果断决定申报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
  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是国家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政策,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落实与实施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为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对外开放发展需要。这对于完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功能,推进示范区新型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示范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武汉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的实施。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区位、交通、科技、产业和人才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竞相发展的格局,聚集了近万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05家,其中外向型企业72家。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66亿元,完成全口财政收入71.66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亿美元。
  目前,富士康、中芯国际、长飞光纤、凡谷电子、珈伟太阳能、日新科技、安凯电缆等70多家企业迫切需要综合保税区功能,因没有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延长了企业生产周期,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设立东湖综合保税区对提高出口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务院在2007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将会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标和内容更具体、更丰富,进一步增强武汉城市圈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对接和融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目的。
  有利于提升武汉外向型经济功能。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特大城市,前期国家在发展战略上给了大力支持,为湖北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驱动力。设立武汉综合保税区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国家批准的武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武汉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武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提速发展。
  申报条件业已成熟
  根据海关总署特殊监管区的要求和武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其经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008年以来武汉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突破100亿美元,在中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2月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五部委验收,并封关运行。截止今年4月27日,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已为多家企业提供通关服务,服务范围涉及湖北、广东、江西等十省市,进出口业务共8917票,货运量8.49万吨,总货值13.8亿美元,征收税款5.06亿元人民币,业务量局全国首批18家保税物流中心前列。
  2006年武汉港开通了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以来,大大提升了武汉港口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湖北省及长江中上游外贸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运输通道,集装箱吞吐量每年20%递增,2009年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航空、水运、铁路、公路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武汉已基本具备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条件。
  规划与设想
  根据武汉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需要,落实国家赋予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规划,经省政府确定武汉综合保税区选址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监管面积为10000亩,仓储规划面积为3万平方米,口岸联检大楼规划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由东湖高新区内半导体产业园(1500亩)和消费电子产业园(3000亩)两个产业园区组成。规划区内已有中芯国际、武汉天马微电子、富士康等外向型企业入驻。
  快马加鞭奔正途
  如今,省市相关部门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紧锣密鼓地进行各种前期申报和准备工作。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成立了以省市主要领导为组长,以武汉海关、检验检疫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口岸办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东湖综合保税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筹备和申报工作。东湖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将遵循“一区三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实施。省市政府已经将引进战略性外向型企业入驻作为2010年和“十二五”时期招商的重点,并承诺在土地、资金和人员等方面对综合保税区予以重点保障。
  5月13日,海关总署与省政府在汉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海关总署将积极推动武汉出口加工区和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现有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湖北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集聚等条件成熟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根据备忘录,海关总署还将进一步支持湖北口岸建设发展,增强口岸综合效能;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湖北地区货物进出快速通道;支持湖北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省政府将积极为海关监管执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海关监管场所及海关监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口岸的规划和建设,支持海关在各类开放口岸或派驻机构的工作;加强对武汉海关各项工作的指导帮助,加大对海关工作的支持力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省市领导的重视,有相关查验单位的支持,有口岸企业的共同努力,可以预见,武汉综合保税区的未来不是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