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虹口将成“正果”
2010-7-21 1: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刘巽良
2005年3月,一艘名为“航运虹口”的广告船在黄浦江启航,向市民和游客宣传航运、宣示一个以航运为主业的虹口。当时,航运并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行业,所以这艘广告船也没有吸引太多眼球,最后悄然谢幕。但虹口区政府却认准了发展航运的大方向,5年后的今天,北外滩已经不仅仅有一个上海航交所、中远集运和中海集团两家大型航运国企,随着国际邮轮码头的建成、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以及一系列航运机构、企业纷纷在虹口注册成立,标志着虹口的航商聚集已经形成了一个航运市场生态链。
上下游航商这种良性的聚集效应,加上虹口区政府的正确引导,促使更多的高端航商在北外滩聚集,相信北外滩将从一个区域性的航运服务聚集区发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航商聚集区。
一个良好的开局,预示着一个大事业即将成就。可以展望,在不远的将来,在北外滩聚集的航商将操控起国际上的航运业务——成交的租船业务未必都是来自中国的生意;在北外滩银行进行的船舶交割业务未必都是中国公司;在北外滩进行的仲裁案例也未必都是中国商家之间的纠纷,在北外滩可以买到任何世界各地的航运服务和信息,也是销售航运服务和信息的最佳地方。这就是一个有市无场的国际航运市场,“航运虹口”理想的终极目标。
然而,虹口的航运业仍然面临一连串的挑战,不容乐观。
首先,邮轮产业在北外滩的发展无疑受到杨浦大桥和黄浦江航道的限制,导致大型邮轮无法直接靠泊位于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上海宝山吴淞口新国际邮轮码头可停泊更大的邮轮,而邮轮的大型化趋势使得宝山的地理优势愈加明显,加上崇明隧桥通车,这种游客大巴的效应也就愈加显著。因此,北外滩的邮轮发展战略应及时作出调整。不能死守原来的规划,而是应该在中小型邮轮上、在老城区文化旅游上做文章,从邮轮的客源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长江旅游的地理优势,研究江海直达豪华邮轮的可行性。大型邮轮自然有其优势,但其优势,也是其劣势,超大型的船舶固定成本居高难下,又不能上溯河港,对长江这条旅游黄金航道只能徒呼奈何。当今社会是市场为王、客户为王,豪华邮轮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北外滩一定要认清现实,切勿忽视甚至放弃了北外滩国际客运码头的特有优势。
其次,陆家嘴金融聚集区的名声和势头已经形成,并为外国金融界所接受,导致航运相关的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在陆家嘴聚集,劳合社(中国)有限公司、达信风险管理等一批国际知名的海上保险公司都选择了陆家嘴,而少有选择北外滩。最近,又有一家美国基金管理公司FranklinTem-pleton属下的Darby私募基金在反复对比了北外滩和陆家嘴后,最后还是选择了陆家嘴。Darby的一位副总裁说:“在金融业,陆家嘴太有魅力了,无论是区域品牌的定位,还是政府服务的专业性,全上海独一无二,我们不得不选择陆家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是很正常的。北外滩怎么办?显然,纯粹拼金融,肯定不是陆家嘴的对手,而且兄弟相残,必有一伤。答案很明确,还是要在航运上做文章,在航运和金融、保险的交叉业务上找出路。
面对如此强势的陆家嘴,北外滩航运服务聚集区的蓝图还有出头天吗?回答是肯定的。尽管目前国际大牌的金融、保险机构多数选择陆家嘴,但是北外滩在保持了上海航交所的同时,又抢占了租船及船舶买卖经纪人这块高地,形成了在航运服务领域的综合优势。去年底,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策划下,在虹口区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发展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家航运经纪人俱乐部在北外滩成立。紧接着,航运经纪人俱乐部成员从成立时的8家,迅速扩展到15家,其中多数为世界顶级的租船和船舶买卖经纪公司,并且与船舶经纪行业相关的船舶保险经纪公司、海事律师事务所、船舶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机构也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综合、有机、互惠的组合,整个俱乐部宛如一个航运服务的超级市场,上、中、下游的服务商均汇聚于此,成为北外滩的高端航运服务聚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