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合作:西江送来几多“黄金”
2010-8-12 3: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以广西为主的“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今年已进入关键时期,这个中国与东盟对接的桥头堡省份对“西江黄金水道”的打造与推进,将加速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步伐。这是记者日前走访西江流域时感受到的一个信息。 据悉,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脉的马雄山,上接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水运发展,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内河航运水道,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其中,西江的大部分河段位于广西境内。
“西江连接着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充满活力的粤港澳,是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天然纽带。贵州的煤、云南的磷、广西的铝等资源,对下游的粤港澳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而珠三角地区所拥有的是人才、技术和经济优势,也能为广西新经济产业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香港智经研究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定旭向记者分析说。
广西率先提出“黄金水道”战略
针对西江水运的重要性,广西是最先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战略的省份,并于去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广西方面公布的数字,2009年,广西全年完成内河水运建设投资11.86亿元,同比增长126.5%,新开工柳江航道整治工程、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等5个水运项目。而按照广西政府规划,在“西江黄金水道”打造方面,广西最终要投入215亿元以上来改善内河基础设施,使其总吞吐能力达到1.0627亿吨以上。其中,约1480公里内河全部改造成1000吨级以上航道,连接从百色、崇左到贵港、梧州等7个城市,形成一张干支畅通、较为完善的内河航道网,覆盖广西56%以上人口;以南宁、贵港、梧州3个港口为核心,百色、来宾、柳州、崇左四港为组成部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
随着广西区域内的西江水运优势的发挥,沿江主要城市逐渐成为投资热点。目前,中远、中海、中国外运、印尼爱凯尔等一批国内外物流企业挺进西江沿岸地区,西江干线已成为沿江企业的“生命线”。华润、台泥等巨头冲着水运优势,在西江沿线设点布局,各地纷纷崛起一批支柱产业,形成沿江经济带。
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打造的前景及作用已引起广西之外的其他省市及国家相关部门关注。广东政府于去年底与广西政府正式签订《共同加快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协议》共同开发西江。除了广东方面积极响应,目前,泛珠三角中的港澳地区及其他省份也以各种形式在与广西方面就共同建设“西江黄金水道”进行接触与商讨。
“国家交通运输部也对‘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极为重视,于去年底将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项目中的柳江航道整治工程、来宾港作业区二期工程、红水河曹渡河口至桥巩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调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并补助资金1.81亿元。”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说。
经济效应接入“泛珠三角经济圈”
事实上,“西江黄金水道”的打造与推进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其实已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广东及这两个省区的周边省份。西江流域所处在泛珠三角经济圈是国内经济最活跃、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圈之一,而西江流域所连接的云南、广西和广东及港澳地区,正是泛珠三角经济圈核心所在。
从地理位置上,泛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前沿阵地;从经济交往,泛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交汇点;从经济腹地、共同市场角度,泛珠三角北承中国13亿人的大市场,南连东盟5亿人的市场,东临亚太地区,西靠印度洋地区,是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中介地区。
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盟还在经济、资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泛珠三角和东盟都是拥有丰富的资源,但都互有需求。泛珠三角除西南省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外,其他省份都比较缺乏。而东盟各国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如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热带经济作物等,富饶的资源对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泛珠三角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以广东为代表的泛珠三角区域的机电产品、IT产品和纺织品在东盟具有广阔的市场。
有几组数据引人关注。近几年,泛珠三角圈内省份与东盟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农业合作,双方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6.2亿美元,至2008年已达52.1亿美元,同比增长39.5%。2009年1-6月,泛珠区域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仍然有较大增长,进出口总值为32.6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0.1%。与此同时,泛珠三角经济重心的广东,包括工业产品在内,2008年与东盟进出口额就已突破600亿美元,超过当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2311.2亿美元的1/4。2009年在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都有10%以上降幅的逆境下,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了0.8%的增长,今年1月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9.9%,占同期广东进出口总值的11.8%;与之相对应的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经济较弱的广西,在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建设前,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量还不到5亿美元,到贸区正式建成的前一年,2009年当年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总量上涨到近50亿美元,在对东盟贸易排位中跻身全国前10强。今年1月,广西与东盟贸易额达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增幅位列全国第一。另外,按中国距离东盟最近港口之一的广西防城港方面表述,经“西江黄金水道”运输而至防城港出海的货物中,10%都来自云南,此类货物进出口量近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广西防城港也实际上成为云南货物出口的第一港。
这些数据显示,泛珠三角经济圈目前正是中国对接东盟的主力经济体,通过“黄金水道”实现经贸合作也是一个经济对接中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建成,这是个涵盖了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6万亿美元,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建成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于之前的9.8%降至0.1%,其中,东盟6个旧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
相关人士认为,鉴于泛珠三角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对接中的特殊地位,将泛珠三角紧密相连的“西江黄金水道”打造与推进,不仅仅是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各省份的经济交流,在另一个层面,是给整个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盟对接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从而加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