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我国上半年叉车销量继续领衔全球市场

2010-8-18 23: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许一平
    今年上半年,我国叉车销量就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并且已接近2007~2009三年的总销量。因此,有理由相信,2010年中国叉车的销量,将接近甚至超过美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最大叉车市场。
    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发布的6月机动工业车辆统计数据显示,内燃平衡重式叉车需求依然旺盛,当月销量为1930台,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和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分别为1930台和1833台,而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依然垫底,仅为645台。
    纵观上半年我国叉车市场总体情况,不管是国内的品牌,还是外资品牌,似乎都打了一针强心剂: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8%,其中1月份与2009年同期相比,销售量增长了惊人的186%,除去2009年上半年正处于经济危机低谷的因素,仍然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开门红。这意味着,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叉车销量就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并且已经接近2007~2009三年的总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全年的销量突破17万台不成问题。
    而从世界工业车辆联盟的统计数字来看,2009年,整个美洲的订单量是11.9万台,今年上半年的增幅约为50%。按照如此的增长幅度,今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将接近甚至超过美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最大叉车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吸引力下,国内叉车业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全球前20名的叉车品牌几乎全部以独资或者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而国内许多原先在液压、重工等领域的强势品牌,也开始涉足叉车领域。一时之间,硝烟四起,一个大型的招标项目,通常都会吸引到10家以上的叉车供应商竞标。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市场竞争的手段仍然是比较单一的价格竞争,没有太多的差异化。而单纯价格竞争的结果,长期来看必定是“两败俱伤”——用户得不到最新的技术和最优良的服务,而厂家则会因为缺乏利润,而降低对技术研发以及提高服务品质的动力。
    同时,笔者认为,市场增长速度太快,也有利有弊。因为培养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生产线的员工、还是售后服务的工程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到两年。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速度,可能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增长速度。
    而叉车业内的潜规则是:一个外勤售后服务人员,在一定的区域内,大约可以照顾到100~200台叉车。如果人员不能培训到位,叉车销量却成倍增长,相当于每个人要照顾更多的车辆,或者覆盖更大的区域,势必造成服务响应时间的延长与服务品质的降低。对于任何厂家来说,这可能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国家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第一季度的11.9%已经下降到了第二季度的10.3%,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也许对下半年的出口会有一些影响。
    从上半年的月度环比数据来看,叉车销量3月份有强劲的环比增长,增幅达到140%,主要的因素是受春节的影响,2月份销量降低的结果。从3月份以后,每个月都呈环比下降,从趋势线来看,预计会降到月均1.4万台左右的正常水平。当然,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月销售水平,但也许可以对目前热情高涨的叉车市场起到一点冷却作用。
    从市场需求结构情况来看,仍然是内燃叉车占据了绝对主要的地位,达到总订单量的82%,增长速度103%,超过电动平衡重叉车(第一类)。由此看来,低碳经济对叉车业还没有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此外,电瓶叉车本身在承载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除少数高端品牌外,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各大厂家虽然从几年前就开始纷纷推出新能源叉车,如锂电池叉车、混合动力叉车、燃料电池叉车等。但由于能源取得的便利性,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还未得到普及。所以在短期内,这种与全球叉车结构(尤其是欧洲)完全不一致的特殊的市场结构仍然无法改变。
    但也应注意到,上半年仓储叉车的增长幅度达到114%,尤其是第三类叉车(步行式仓储车辆),增长幅度达到125%,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而国内主要的叉车供应商,如合力、杭叉,以及原来以手动车辆为主的如意、诺力,也纷纷投资、研发并大规模生产步行式仓储叉车。其中原因之一是这类叉车技术相对比较简单,配件供应也已经成熟,行业门槛低;另一个原因是,随着企业对仓储及物流的日益重视,都开始尝试性地使用之前完全陌生的仓储类叉车,而从第三类成本比较低的轻小型设备入手是最简单的方式,这也促进了这类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的增长中,外资品牌的脚步明显落后于国内品牌,十大外资品牌上半年增幅仅69%,远远低于市场的增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2010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端的市场,是新兴需求的增长,而非扩充性的增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