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海一体,扬州走向“海洋时代”
2010-8-19 1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运河和长江在扬州交汇,扬州港如何依托这两条黄金水道将集装箱物流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昨天上午,扬州市和太仓市签署集装箱物流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两地将构建一条连通运河、长江与大海的集装箱联运服务体系。这也意味着,我市的集装箱货物将可以利用国际型港口——太仓港的配送资源,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真正实现“江河海一体化”,走向海洋时代。
扬州港中转,打通“河江海”
在昨天的签约仪式上,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和扬州港口管理局签署“关于建立太仓港—扬州港集装箱物流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一致同意就搭建太仓港、扬州港集装箱江河海联运事宜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积极发挥各自优势,紧紧抓住苏中苏北经济带及运河辐射经济区域快速发展契机,以太仓港为干线枢纽港,以扬州港为运河中转港,双方共同确定上海东翰物流有限公司为运河及长江支线战略合作单位,以其提供的运河与长江水路班轮集疏运系统为纽带,搭建江河海联运服务体系。
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深度开发运河集装箱市场,引导运河集装箱在运河内各港口出运后至扬州港集并,再通过长江快速疏运至太仓港后出运,最终打通运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建立高效稳定的运河集装箱运输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苏中苏北及运河辐射区域企业物流成本。
借道太仓港,扬州开辟海上新路
“背靠‘太仓’这棵大树,双方强强联手,潜力巨大。”在昨天的签约仪式上,市领导如此表示。
据悉,太仓市与扬州市就港口集装箱物流江河海联运项目的合作,打破了长江港口之间长期各自为营的发展格局,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为两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是一次有益、有效、可行的尝试。港口集装箱物流江河海联运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两市在整合港口资源、实现区域联动上迈出战略性一大步。
太仓港口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孙松表示,太仓港需要扬州港这么一个港口给予支撑,可以把运河沿线的集装箱通过扬州港集并以后,再“喂”给太仓港。
我市港口负责人表示,今后,扬州港将可以利用太仓港已经开通的近百条内贸线路以及10多条国际班线,提升内外贸货物的吞吐水平。这对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扬州港与太仓港的合作,将为扬州开辟一条海上新路。”扬州远洋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加康表示,今后,扬州集装箱可以借道太仓港,“直达”美日韩等海外港口码头。
扬州港是“河江海”联动最佳节点
本次战略合作的长远意义何在?
扬州毗邻长江,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水路运输历史悠久,是一座因水而繁盛的城市。加之地处苏中,连接南北,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加大水路运输发展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港口、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政策,为港口航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加之扬州港与中远合作六年来在港口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奠定了扬州港在苏中苏北水路运输的枢纽位置。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发展运河集装箱物流运输是一项长期但富有生命力的工作,由于扬州港到太仓港的驳船下水航运时间仅15小时左右,且较高的班轮密集度也保证了扬州港—太仓港支干线中转的无缝衔接,因此,运河集装箱在扬州港水水中转衔接太仓港大船的方式是运距最近,运时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运河支线设置。因此,扬州港是现阶段与运河沿线苏北段和太仓港形成河、江、海联动的最佳节点,是打造两地集装箱物流平台最合理的组合。
该协议的签订,还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路运输成本低的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这就是战略合作的长远意义。
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将繁华再现
扬州因运河而生,也应运河而繁华。如今,随着扬州拥有越来越多的海上航线,扬州通江达海的运河大枢纽地位将更加彰显,昔日“黄金水道”的繁华将在扬州重现。
长江运河在扬州“T”形交汇,地理上的优势,使扬州在陆路运输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运也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市在加大运河保护的同时,对运河物流给予了高度重视。
过去,京杭运河的水运都以普通货运为主,经济便捷的运输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8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扬州港务集团决定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运河物流层次。
仅仅两年时间,扬州港务集团先后在山东、淮安等地“布局”,形成了一条沿大运河的运输航线,打造出了运河经济通道。
如今,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扬州港已跻身全国物流百强。目前,扬州港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国际性码头、区域性物流中心,通江达海,以港兴市。未来,扬州港将打造“四个中心”,即:苏中集装箱枢纽中心、木材进出口交易中心、煤炭集散贸易中心、钢材仓储配送中心,向亿吨大港挺进。
扬州太仓签署港口战略合作协议港口,集装箱物流形成江河海联运,可以预见扬州将再次因水运而更加繁华。 记者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