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资讯

网购热“跑” 火了快递业

2010-9-20 12: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安全卫士“店小二” 
  “就像顾客到茶楼,大呼一声,小二,上茶,然后我们就来了。”淘宝网的小靖这样介绍着自己的工作。 
  据悉,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447号华新科技大厦的写字楼里,活跃着1400多位“店小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在淘宝网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卖家和买家服务。 
  每天,小靖来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新闻。不要以为这是“不务正业”,小靖说这是她所在的安全部门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新闻收集情报,才能按照国家的最新规定及时调整监察范围。”小靖边说边打开一个网页,“不仅仅是国家明文规定的那些商品不得销售,自己还得追源溯流排查商品。像前段时间不少厂家的牛奶出问题,我们还调整规则限制原料中有问题牛奶的其他产品销售。” 
  “现在要进入CTU系统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新闻浏览之后,小靖进入了下一个环节,CTU电视连续剧《24》中虚构出来的美国反恐局,“我们希望系统也像反恐局一样能将违禁商品一网打尽。” 
  CTU系统设置了23类12000种违规产品标准,通过与公安局和网络监管合作,国家明文规定不许出售的违法违规产品,通过系统参数设定避免了它们在淘宝上出现。说话时,小靖查看了一下有关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系统数据,调整了相关参数。“这是淘宝今年的新规定,禁止在网站上销售鱼翅类商品。” 
  机器排查毕竟不可能尽善尽美,随后,小靖又开始繁琐的人工排查。“一线商品稽查专员和安全交易稽查的同事是轮流值班的,保证每天白班夜班都有人。” 
  这些“店小二”各自负责自己专长的商品门类,经常登陆专业论坛,关注最新动态。 
  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5时,还有最后一项工作——查看淘宝网上“诚信防骗区”论坛。小靖从论坛中整理出志愿者们的建议,递交给工程部,由他们来改进系统的漏洞。“志愿者的建议、消费者的举报,都在帮助我们的工作,前段时间我们查封的一家出售窃听器的商铺就是通过消费者举报的。” 
  虽然有系统全网覆盖为基础,后期人工排查为辅助,还有志愿者的协助,小靖表示,排查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就像猫捉老鼠,我们查封了,他会很快变个形式继续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排查。双方一直处于博弈的状态。” 
  小靖介绍,淘宝网除了需要保障平台上商品的安全性,还需要设置防止交易诈骗的环节。会有专门的“店小二”根据已发现的诈骗案例,进行场景分析归纳,改善系统规则,为买家设置诸如“确认收到货物再汇款”、“不要线下打款,鼓励使用支付宝”之类的提醒。 
  网商 
  虚拟经济“新商帮” 
  “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淘宝网上,“山里旺农家店”的掌柜王小帮这样描述自己。2007年底注册,2008年8月开始经营,如今,“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33岁的王小帮乐呵呵地说。 
  2006年,在北京打工的王小帮回到家乡山西吕梁临县张家沟村,在其他网商故事的激励下,开始投身创业网店。可是卖什么呢?跟城市比,农村缺乏货源。一个网友的建议让王小帮茅塞顿开,山里的红枣、核桃、五谷杂粮正是现代人追求的绿色食品。于是,王小帮走家串户,看谁家的核桃熟了,谁家的红枣又大又甜。 
  生意来了,问题也来了。由于是偏僻的农村,县城只有邮局一家快递公司,EMS快递的高价又难以让人接受。“我只能用平邮发货,可时间太长、取货不便。”王小帮说,“今年,我想跟县邮局协商一下,希望能以EMS的速度,用经济邮寄的价格。” 
  现在,全村还只有王小帮一人在网上开店,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海外华人。“我想继续做下去,把家乡的好东西远销到各地。” 
  网店让山货走出乡村,也让大学生找到了一条创业新路。 
  杨甫刚,一个高考复读了两年的在校大专生,用500元生活费开始了在淘宝网的创业之路。如今,他创立的“嘟嘟靓妆小铺”已经是“三皇冠”卖家,主营化妆品。 
  2007年,还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的杨甫刚开始尝试开网店。如果说聪明的头脑帮助他选择了正确的方向,那么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则是杨甫刚“成功的最大秘诀”。早上10点起床,进货、处理客服、寻求新产品、规划店铺,杨甫刚每天要忙到晚上三四点。此外,杨甫刚每天都会查看顾客留言,和他们仔细沟通。他还会花一些时间浏览别家店铺,及时掌握化妆品行业的最新动向。从第一笔仅赚0.5元的小交易,到现在每个月纯收入三四万,每年营业额过200万,流动资金有十几万。“感谢网购”,他说。 
  不仅是杨甫刚,他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已兴起了网上创业风潮。整个学院共有1200多名学生在网上开店,“钻级”卖家达400多位。多家快递公司进驻学院专门给创业学生提供快递服务,校园内已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商业触角已遍及海内外。 
  供货商 
  代工厂的转型路 
  近期,国货护肤品牌“植物语”在网络非常热销。 
  老板叫余启明,他父亲所开创的事业原本是社办工厂,以化妆品原料设备的生产制造、出口贸易为主。2007年原材料价格大涨再加上人民币升值,让这家一直以日、韩为销售对象的企业出口压力大增。有一个300余万元的韩国订单,付了60%的首期,就因为韩元贬值,对方连货都不要了,“最后只能贴钱将生产出来的货销毁”。 
  在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试水,让余启明惊诧网络的力量。他没想到,阿里巴巴居然为公司带来了印度和越南的订单。后来,余启明又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店铺。 
  “刚开始也没当回事,就多一个人一台电脑。但是很快每天成交超过5000元,无心插柳长成了大树。”余启明第二次惊诧。 
  网店的火爆,让原本一直做OEM(贴牌生产)的余启明开始筹划自有品牌。 
  “化妆品的门槛很高,为人做嫁衣好多年,早想过打自己的品牌。但一个新的品牌,先不说广告,就是铺货没有个一两千万,连华东区域都铺不过来。”一个本土新品牌要挤进跨国企业基本垄断的化妆品市场,举步维艰。 
  筹划自有品牌是2007年末开始的,次年余启明即碰上“一个大契机”——淘宝推出了品牌商城。“为了突出我们的植物性功效成分,我们的品牌命名为植物语,现在我们可以和玉兰油、欧莱雅摆在一起了,如果是传统销售模式,即使一帆风顺,至少五年、几千万的投入才有可能。” 
  创建品牌之后,3个月时间,植物语就累积了一万名客户。 
  做网销,售价较低,利润却不低。但仅有一家店铺,很容易被数目庞大的网店淹没。 
  于是,余启明又开始发展代理商,为自己的品牌寻找更多的展示窗口。短短几个月,植物语就已经有了500余家代理商,而这个网上品牌也越来越响亮,植物语很快建立了网络多级分销渠道,中心工作也从产品销售转向了品牌维护。 
  购买者 
  网购也是一种能力 
  “价格上的差异给人一种很大的满足感。”在外企工作的刘小姐算是一位资深的网购者。高档化妆品是她网购的主要目标。“现在基本每个月网购会花掉上千元。” 
  2005年,还是本科大三学生的刘小姐开始网购。“也是因为室友推荐,才开始网购的。”刘小姐说,口口相传比较让人相信,身边好些朋友又是受到她的影响,也开始网购了。“一开始只敢选择校园代理,因为可以当面验货、交易,比较放心。”她回忆说,那个时候,买一个20多元的小东西都要花好几天时间在网上看信息、看评价。 
  现在,水木社区、果皮网、淘宝网是刘小姐经常光顾的网站。网上银行支付、支付宝交易都给刘小姐的网购带来了便利。“因为得了便宜和方便,肯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由于高档化妆品是容易造假的产品,刘小姐在买之前都会仔细挑选诚信卖家,甚至先跑到商场专柜去看看实物。买回产品后,又会从包装、颜色、香味等方面进行全面“验货”。现在,刘小姐选择的商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会有那么固定的3到5家店铺,我都是他们的老买主了,一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网购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刘小姐说,买之前“多看多听”,选对商家,就可以长期购买。网购3年多了,刘小姐还没有一次受骗经历。 
  在同学眼中,张艺南也是一个狂热的网络购买者。“网购改变了我的消费习惯,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衣柜,会发现她的衣、裤、鞋、包几乎都是从网上“淘”来的。网络之于她,已经是最主要的购物渠道,逛街反而只是为了消遣。 
  物流 
  网购热“跑”火了快递业 
  夏祖彬的备忘录上有这样一条曲线:2007年8月之前平稳上扬,之后急速上升。一小串文字标注出数据背后的含义:每天的业务量从45万单猛涨到100多万单,新增员工1万余人。“2007年8月,我们开始与淘宝网合作,新增的业务基本来自淘宝网。”夏祖彬,申通物流市场总监,面对公司迅猛的发展势头,他颇为感慨,“这是借了网购日渐强劲的东风啊!” 
  淘宝网所带热的物流市场上,还活跃着宅急送、天天快递、中通等快递公司的身影。 
  2008年淘宝网给中国物流业带来30.66亿元年收入,占中国住宅配送市场的三成。据预测,到2012年淘宝网为物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也将从现在的10.8万上升到41万个。而这只是淘宝网一家的数据,整个网购市场对于物流业的影响更加不可估量。 
  这不仅仅是量的变化,网购市场催着物流业关怀备“质”。 
  “业务量上去了,质量也需要提升。”夏祖彬说,原本快递公司主要从事商务服务,但网购催热了住宅配送,物流公司也开始谋求转变。为了方便上班族寄取邮件,申通在社区周围开设了营业点。对于大学生这一网购主力军,公司还与学生会开展合作,在配送队伍中吸收了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避免快递员入校园的不便和麻烦。“进社区、进学校是今年公司的重要举措,我们计划在全国增开1000个网点。”他说。 
  快,是速递公司服务宗旨之一,夏祖彬表示,为了应对“提速”的需求,申通开发建立了适合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营运体系,在运输设备上“鸟枪换炮”,在软件上也苦下工夫。 
  物流不仅仅是货物运送。针对习惯货到付款的消费群体,不少物流公司推出代收货款业务。夏祖彬觉得,这会吸引一批潜在的用户上网购物。 
  “但物流业仍然是网购消费的瓶颈。”夏祖彬坦言,大部分物流公司现在都满负荷运作,但还是跟不上网购发展的速度。此外,物流公司与商家能否明确责任,妥善处理货物损坏等问题,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这也关乎网购能否健康发展。 
  日前淘宝网与国内外十余家物流公司联合推出“网货物流推荐指数”,从货品丢失、破损的比例等多方面评价物流公司的信用度。网购业又给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