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上海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大港
2010-9-23 11: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据上海边检部门统计,8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和出入船舶、旅客量突破纪录。得益于8月份的高速增长,上海港今年累计集装箱吞吐量超过新加坡,首次位列全球第一大港。(9月23日《东方早报》)
现今世界有各类大小港口约3000多个,其中国际贸易商港约占77%,约有500个港口能停靠3.5万吨级船舶,能靠10万吨级的约有70个。
据了解,8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4.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7%,创单月新高。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两大核心港的洋山港和外高桥港集装箱吞吐量也继续攀升: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6.5%;完成水水中转箱量38.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8%。外高桥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3.2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1%。
应该说,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国际贸易方面,发挥港口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在港区政策方面,实行港区联动,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现代物流体系;在科技创新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基地;在休闲旅游方面,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那么,上海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大港,向世界传递了那些信号呢?
其一,进一步确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全部入驻上海,航线覆盖全球300多个港口。上海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后续工程的建设,更是为上海港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为了以满足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的需要,上海将充分发挥好洋山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创新航运服务,提升航运功能,完善航运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物流和航运服务企业集聚上海。
其二,进一步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力后劲。应该说,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尽管当下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从人们的视野中散去,但是中国经济经过“调机构、促转型、谋发展”的深化改革,经济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保持了良好的态势。这些都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外贸进出口的增加,更是印证了中国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上海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大港,给上海带来了荣誉和骄傲,但也给上海港口的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所以,上海港仍然应该看到和世界一些先进港口,在竞争力上的差距,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加压力,负重拼搏”。继续发挥上海港在中国国际航运中心中的“领头羊”作用,为中国航运事业谱写更加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