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入手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2011-10-29 6: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枭冬
公路运输一直都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2010年,我国公路运输货运量达242.5亿吨,占各种运输方式货运总量的76%。货运车辆更是超过2000万辆之巨,比1980年增长了14倍。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公路货运量仍将有增无减。
因此,如何保持公路运输市场持续、安全、快速发展,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主要任务。据悉,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市场,正面临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烦恼。其突出表现为,集约程度低、技术水平低、运输效率低、能耗排放高等几个方面。特别是运输效率低的难题,已经成为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瓶颈。
而为了改变这一困局,从政府到企业,展开了一场“攻坚战”。
效率非提不可
2010年,我国卡车单车年完成货物周转量为40亿吨公里,而加拿大和美国的数据则是170亿吨公里和180亿吨公里。中外运输效率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同时,从市场对车辆的需求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斯堪尼亚销售(中国)销售总监唐伯瑞告诉记者,以7吨以上卡车为例,欧洲和美国的年产销量约为50万辆,中国却在200万辆以上。而中美的运输公里数和货物量,以及运输需求基本差不多,卡车产销差距如此之大,除了证明市场需求巨大以外,也佐证了运输效率较低的事实。
偏低的运输效率,除了有悖节能减排政策之外,更给众多物流企业造成了很深的伤害。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低价位徘徊的运费、居高不下的成本,让不少物流企业生存维艰。加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政策的施行,堵死了靠超载赚钱的“门路”,如此形势下,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就成了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二选择。
唐伯瑞举例说,当下,中国每辆卡车载重约为35吨,每年行驶约7万公里,车辆使用率约为50%左右。而到了2015年,随着中国运输需求的增加,单车货物周转量有望从40亿吨公里增加到50亿吨公里。此时,如果每辆卡车行驶里程增至20万公里,使用率提高到70%,在单车载重不变的情况下,其运输效率也将明显提升,物流企业的开支自然因此缩减不少。
为此,专家建议,通过发展网络化运输、甩挂运输、多式联运、无车承运等方式,拓展现代物流服务,提升运输效率;相关政策则大开绿灯,通过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方式提升车辆通行效率;甚至一些商用车生产企业也想方设法,从物流用户角度出发,齐心攻克物流运输效率偏低的顽疾。
车辆升级改进
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表示,公路运输行业正在走向集约化、效率化、智能化以及专业化。而为了顺应这一趋势,物流车辆势必要作出改变,推出更多信息化、标准化、高效化、专业化的产品。
其中,要提升运输效率,车辆性能首当其冲。唐伯瑞就认为,提高运输效率,必须依赖卡车平均速度的提高。如果车辆有足够的动力,保证上坡时不减速,就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所以,从产品性能上讲,大马力发动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输效率。
其次,产品质量作为物流运输的基础和保障,是丝毫不能含糊的。纳威司达中国区总裁万如意就介绍说,纳威司达的产品质量很过硬,一般不会遇到主要部件被替换的情况,更新和改装也很少见。这也为用户使用车辆提供了便利,间接优化了运输效率。
再者,还有专家指出,我国卡车市场开放性不够,应引入更多类型的产品。比如北美盛行的长头卡车——适合远距离运输、依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型,就是运输效率方面的高手。沃尔沃卡车中国区车辆销售与市场部副总裁钟佑皓就认为,随着中国公路运输行业的不断成熟,或许未来会对长头卡车有较大需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专家还告诉记者,要多考虑车辆所处细分行业内使用环境的差异性,对车辆进行一定的改进;同时,还应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提升运输效率。
良方对症而开
关于运输效率的提升,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少好点子。从物流行业来看,实行集约化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规模化企业,是不错的方法;从车企角度看,除了在产品上多下功夫外,还要通过提供解决方案、车队管理指导等服务,帮助用户实现运输效率提升。
以沃尔沃为例,其一直都在为物流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输解决方案。这类方案不只包括沃尔沃的产品,还包括其服务。比如针对不同货物、不同路况,帮助用户挑选合适的卡车产品,再根据车辆实际运营情况对司机进行驾驶培训、进行车队管理指导等。
此外,为了提升运输效率,还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对此,唐伯瑞就提到了包装问题。
他告诉记者,想要从物流用车角度提升运输效率,除了要考虑到车辆的品质以外,还要注意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细节。比如目前很多货物的外包装,没有统一的外形标准。这样,货物装到卡车上的时候,就必须用人工的方式调整,这大大降低了装车速度。而若选用标准化的包装,就可以提高装卸速度,运输效率自然也能得到提升。“比如人工三个小时的装卸量,一旦用上托盘,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总而言之,提高物流用车的运输效率,既符物流用户的效益需求,也符合车企单品利润率提升的愿望,更有利于我国运输效率的整体提升。因此,该项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物流行业,以及车企等多方共同协作完成,从而帮助广大用户尽早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