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部工业重镇和物流中心
2011-1-1 17: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从地图上看,呈狭长地形的玉屏自治县,就像一只朝着中东部奔跑的“猎豹”。因前些年工业快速崛起,该县被一些中东部人士惊叹为“工业猎豹”。如今,这只“猎豹”正以不断加速的姿态迅跑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目标明晰而宏远,步履扎实而稳健。
在2010年冬季的赴长沙招商引资会上,玉屏自治县签约金额3.6亿多元。湖南朋友笑言:“玉屏"猎豹"真厉害,招商班子五大块:除了县四大班子,还有企业家班子哟!”县委书记杨春光答道:“我们请入驻玉屏的客商来谈感受,以商招商,比玉屏人谈玉屏更有说服力。”
湘黔要冲的玉屏,区位交通优势突出。步入21世纪,该县工业发展较快,“工业猎豹”美号由此而来。但近几年,湖南新晃等周边县市的工业异军突起,玉屏遭到资源分流等挑战,部分企业适应能力弱,一度被动。
县委书记杨春光、县长安孝荣说:“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效优质地领跑工业,有总量才有市场话语权,有速度才有资源占有率,有质量才有产业扩张力,才能在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竞争中取胜。”县决策层重新定位战略取向:把玉屏建成中西结合部工业重镇和物流中心。
加大开放促开发力度,着重打造信息招商板块,以信息要素铸造项目生成能力和发达地区经济能量释放、梯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要求招商、经贸部门人员对外来客商和产业,做到“提人知名,提业知情,提情知趋势”,对许多产业的国内国际分布格局、市场行情,产品作用和前景及其在中西部的经济分量,了然于胸,对信息捕捉、过滤、运用形成快速反应机制。该县创新招商方式,推出品牌招商、以商招商、聚焦招商、主导产业招商,构建了“多管齐下,经纬交织,重点突出”的立体招商网络,提高项目落地率,增强服务含金量。近5年来,工业引资额和产值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由14.3亿元增至34.5亿元,外来企业盈利面达95%。
按照“要素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玉屏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科学规划了三家桥、卓岭、崇滩、麻音塘、县城、大龙等6个工业园区。同时加速企业优化,延展产业链条,提升综合竞争力。红星发展公司将钡盐废气制成硫酸,硫酸用作锰业原料,硫酸蒸气用来发电;另一副产品石灰,用作电解二氧化锰原料和锅炉煤脱硫;钡渣制成建材,建起年产3000万块水泥砖生产线,年消耗工业废渣5万吨,实现产值700万元。中伟公司筹建投资近两亿的玻璃厂,用炼焦产生的煤气生产玻璃,可日产保温瓶胆10万只,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
“怎么今天没生产?”年末一天,步入玉屏金合力源公司,记者遥望蓝天,问总经理胡飙,胡笑而不答。走进车间,才知道“经验”早已过时:上百名工人正在埋头操作,整个车间没有粉尘没有噪音,只有电弧的轻微吱吱声。胡飚道出谜底:公司硅锰合金炉都是13200千伏安以上的,适应了国家几次调高的产业准入门槛,后又投资千万搞技改,回收粉尘综合利用,每台炉每天回收效益上千元,每吨产品节水节电20%,公司今年已创产值7000万元,纳税200多万元。
国家近年淘汰12500KVA以下的矿热炉,该县发挥产业群聚效应,帮助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将6300KVA矿热炉转向大龙工业园区集中,实行“大哥哥带小弟弟,互帮互学搞技改”,达到国家准入标准,加速了产业升级。目前大龙已有工业企业42户,其中规模企业达21家、上市公司2家、具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2家。
依托科技进步,实现精深加工,差异发展。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成年产4万吨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线,位列世界第三,并研发出高纯硫酸锰等二次动力电池材料,畅销日、韩等国,2010年已创产值近千万,“十二五”期间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目前钡产品年产已达10万吨,占全国市场62%,规模为全球第三。大龙锰业公司研发出高纯度电解金属锰,畅销海内外,氮化锰获得国家专利,公司成为湘黔边界锰企业“联合舰队”的旗舰,推动了锰产业升级。
内力支撑要素的增强,外来优势生产要素的大量注入,促使玉屏工业一如年轻人强劲的脉搏,健康持续跳动。青岛红星、大龙锰业等企业已办成行业巨子,广茂铝业、金合力源、华力玉醇酒业、鑫海硅业快速壮大,大龙开发区已逐步成为黔东循环生态工业基地和物流中心、玉铜松循环经济产业带核心区域。目前玉屏三次产业中,工业已占半壁江山,崛起了电冶、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规模企业达4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达6家。2010年1至11月,实现工业产值37.06亿元。
置身新起点,玉屏自加压力:“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8%,其中工业年均增长2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