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快递亟须建立“折扣式”定价机制
2011-11-27 18:48:00 来源:现在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徐勇
先来看国内快递业存在的几种现象。
现象之一:民营快递企业只要调价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网商和网购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且关注度越来越高,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
现象之二:自2000年开始至2011年6月,燃油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倍多,劳务成本上涨了1~2倍,而快递的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50%~100%。自营模式的快递企业邮政EMS、顺丰速运的快递价格没有变动,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已经呈现 “微利化”和 “无利化”的态势。
现象之三: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企业陷入了 “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在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下,冲出这个怪圈挑战性极大。
现象之四:据快递物流咨询网的抽样调查,由于许多民营快递企业采取了计件承包责任制,其现行的价格中不包含节假日3倍的工资、不包含节假日期间车辆和航班载货率大幅度降低造成的成本,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成本。同时,很多民营快递企业现行的快递价格中不包含全部员工社保的成本,一旦为全部员工缴纳社保,只能采取快递调价的方式。
其实,快递属于竞争性行业,不在国家价格调控的范围,由快递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成本自主定价。然而,为什么国际快递的价格涨跌没有出现上述现象?这是由于其采取了 “折扣式”的定价机制。它与航空机票的定价机制一样,即快递的价格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运营成本,通过价格折扣的方式进行调节,并且附加了燃油附加费的形式对国际石油的价格变动进行调节。这种定价机制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与 “游戏规则”。而国内快递采取的是单一的 “固定式”定价机制,没有随成本的变动和市场需求变动的空间。一旦遇到成本的上涨,只能通过调价的方式解决,而这种调价总是被误认为涨价。因此,国内快递应加快与国际快递定价机制接轨的步伐,建立 “折扣式”的定价机制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建立国内快递 “折扣式”的定价机制?
首先,应在快递价格中体现成本构成的因素,如:每年社保呈现上涨趋势;劳务呈现上涨趋势;企业文化建设呈现上涨趋势;管理成本呈现上涨趋势;信息化技术更新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节假日加班费用呈现上涨趋势;燃油价格的变动;房屋租赁成本呈现上涨趋势;服务网点的扩大造成一定时期的亏损;东西部业务量与业务收入的差异;增值服务的成本;意外伤害保险呈现上涨趋势;培训成本呈现上涨趋势;各种经营风险的成本预算等等。
其次, “折扣式”定价的上限应考虑10年以上的周期。
再次,还应测算未来10年GDP的增长比率、人民币对外汇的升值情况和CPI的变动情况。
另外,应按照距离的远近和服务时限制定收费标准的上限。
考虑到国内快递的消费习惯以及结算的便利,在国内范围内可以不附加燃油附加费的形式,但是可以在价格的折扣中体现。对于用户和消费者来说,可以根据快递企业的服务性价比选择服务对象,这有利于快递企业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作者系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