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依大傍强 打造“金牌”喂给港
2011-11-3 17: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夜晚的嘉兴港乍浦港区集装箱作业区灯火通明,4台桥吊有条不紊地吊装着一个个集装箱,一辆辆满载的集卡车在夜幕中来回穿梭着……这是记者近日在嘉兴港采访时看到的一幕生产场景。
据统计,1至10月,嘉兴港累计接卸国际标准集装箱41.44万标箱,在超越去年全年的基础上,首次突破40万标箱,同比增长54.35%。
依大傍强 打造“金牌”喂给港
10万、20万、35万、40万,这一组数字勾勒出了嘉兴港近年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节节攀高的上升轨迹。
可谁能想到四年前,嘉兴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还不到4万标箱,不到腹地集装箱生成量的1%。长期以来,坐拥长三角地区高含金量海岸线的嘉兴港只能抱着“宝贝”睡觉。
审时度势,2008年,嘉兴港适时提出了“最佳配角”的定位,依托自身条件和优势,为上海、宁波—舟山两大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提供喂给服务。“如此一来,宁波、上海港赚钱了,嘉兴港也能分杯羹。”市港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
拥有良好的区域条件、岸线资源和腹地经济优势的嘉兴港率先吸引了省内“老大哥”宁波港集团的目光。2008年,嘉兴市港务管理局与宁波港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组建了嘉兴市杭州湾港务开发有限公司,并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
背靠大树好乘凉。宁波港集团进来了,随之联合船队、集卡车队、公共订舱平台、公共还箱点、船公司相继入驻嘉兴港。与此同时,新的泊位和堆场开建了,新的桥吊和龙门吊也购进了。
走进乍浦港区集装箱作业区,码得整整齐齐的集装箱已成为主角。依托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借助环嘉兴港大通关系统,一条“腹地报关—乍浦港区验放装船—宁波北仑港区转关出口”物流模式日渐成熟,腹地电子、服装、紧固件、家具、木材、纸张、化工品等货物从这里被运往全球。现在,每天有超过1200个箱子在这里装卸。
与此同时,上港集团也不甘示弱。2009年,上港集团与嘉兴港独山港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利用独山港区深水岸线资源为洋山港提供集装箱喂给服务。据了解,双方首期港口合作项目——独山港区B23、B24泊位已完成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攀量求质 实施“百万标箱”计划
“近几年,尽管嘉兴港集装箱业务从量上来说是猛增,但盈利水平仍比较‘寒碜’。”嘉兴港目前唯一的集装箱经营企业——世航五洲公司副总经理张珉表示。
据介绍,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自2008年以来,世航五洲公司已累计投入逾3亿元,用于集装箱装卸、堆存等配套软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通常,对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来说,75万标箱会是一个坎,跃过这个坎,经过1到2年的平稳过渡期,集装箱业务会迎来一个新的井喷期。”张珉表示,届时,世航五洲公司集装箱业务也将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盈利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据了解,嘉兴港“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百万标箱,以响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为落实嘉兴港“十二五”的“百万标箱”计划,世航五洲公司也提出明年力争完成75万标箱的目标。同时,张珉也表示,嘉兴港集装箱仍处于业务起步阶段,前景很好,但还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共同推动。
今年10月27日,在浙江省港口协会集装箱发展和运输专业委员会到嘉兴港专题调研时,市港务管理局港发处处长钟建林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在钟建林看来,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下一步跨越发展仍面临着近洋航线开辟困难、集装箱堆场等配套设施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他认为,应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借助于浙江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集装箱业务发展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口岸等软环境,助推嘉兴港“百万标箱”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