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市降温造船行业或将重新洗牌
2011-11-8 5: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尽管我国造船业已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但大而不强的局面并未改变。金融危机之前,在行业需求旺盛的经济刺激下,我国造船业开始暴发性扩张,但如今产能过盛的恶果已经显现。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几年,一批造船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造船业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造船行业接单减少,船价下降,直接导致了全行业的效益下降。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目前我国造船能力已达到了6600多万载重吨,与全球新船年需求量基本持平。
但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加上全球船舶市场的降温,导致我国造船业普遍性的“一单难求”。随着船舶市场的降温,船价下跌导致了船企利润空间被挤压。
2010年,我国造船业接受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载重吨量三大指标,已超过韩国和日本,坐上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把交椅。但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造船业并未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与韩日等国仍有差距。
据中船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介绍,我国造船业产能过剩,其实是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我国船企建造的船舶中,60%~70%都是低附加值的散货船,而韩国散货船只占船企总造船量的20%左右;我国建造的船舶中,只有10%是集装箱船,而韩国占的比例达到了20%左右。同时,我国造船业存在着投入产出低、生产效率低、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船舶配套装备低也是制约我国造船的一大软肋。
另外,船企人士反映,目前我国造船业主要面临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从紧、人力成本增加、钢材价格不降反升等4个问题的困扰。在今后几年内,我国造船行业或将重新洗牌,一些企业或将倒闭。
据分析,人民币近几年来升值了20%以上,我国出口船单都是以美元和欧元为支付方式。船价的70%左右都是美元结算,这意味着船价的20%左右要折进去,如果算上企业为躲避风险而以欧元结算,那么至少也有15%。
资金方面的压力也很大。利率的上升,给造船企业的融资成本至少带来5%~6%的上升。目前虽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市场总体运力过剩,世界经济的复苏对于航运业的拉动信号并不明显,现在的船价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35%~40%。按照企业今年上半年接单的情况看,总体利润测算下来最好也就是3%~5%。如果实际测算,算入人工工资、汇率变化等,可能还要下滑。
人力成本增加。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给员工的工资增幅承诺为10%,但按今年造船的情况,这一承诺无法实现,而是下调到了8%。
钢价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很大。船企造船周期一般为一年或者一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企业最怕今天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定价测算签了单,明天钢材就涨价,而且国际合同很难变更,企业只能自我消化。
业内人士预测,今后全球每年需求船舶量8000万到1亿载重吨,我国产能可能有50%以上闲置。
因此,今后几年,一批实力较弱,竞争能力不强的船企将被淘汰出局,中国造船业或将重新洗牌。(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