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建设幸福小康村
2011-12-10 16: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国金成 谭敏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农村正奔向小康。近日,记者走基层时,在辽宁阜新市发现了未来的又一小康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烟台营子村。
烟台营子村位于城乡结合部,以前一直以种养殖为主,农民外出务工为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近几年的城区扩建,给该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村两委领导班子认识到,单一产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发展要求。要想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走出去,请进来”,人尽其才,物畅其流。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村领导班子成员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活跃起来。他们认识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是硬道理。而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空话,没有资金支持有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和盘活现有资源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老板到该村租地办厂,另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和创办村属工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烟台营子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足以为证。在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该村加大了对村公共设施和便民工程的投入力度,在村委会附近增设了一套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休闲娱乐场所,不断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村集体拿钱为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村委会设立农民图书阅览室,普及农民文化科普知识。村委会犹如村民的家,村民来去自由。在采访的路上,记者看到,通向该村的公路也为了适应物流畅通需要而拓宽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发展。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还了解到,村两委在积极搞活乡村物流经济的同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每当年节,村领导班子成员都会到村民家走访,送钱送物,问寒问暖。适逢冬季,村领导班子正在研究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及五保户的冬煤问题。试想,这样的领导班子怎能不在村民中树立威信?
如今,烟台营子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会。从大环境看,阜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发展到烟台营子,为该村建设现代工业园区提供绝佳的地理条件,阜新市、县、镇领导对烟台营子的未来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并作出重要指示。烟台营子村两委班子就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指示精神,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广泛听取村民建议,研究制定了烟台营子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记者从“蓝图”上了解到,未来五年,该村将建工业园区3500亩,通过招商,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00家,预计产值10亿元。生态农业园区将建成2000亩生态杂粮基地,1000亩有机棚菜区、1000亩松林林下养殖以及2000亩老品种生态玉米,预计经济效益3500万元。此外,还将以“贺家大院”打造全国游牧农耕生活体验区,总投资5500万元,总规划面积713000平方米,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在村民生活园区建设上,拟在村西建设村民生活区,实现农村城市化,规划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含居住区、绿化带、休闲、健身区、村委办公楼及村民文化室)。随着该村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见,到2015年,烟台营子村企生产总值可达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一个繁荣、富足、民主、和谐的崭新村庄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