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信息化资讯

“智慧城市”推动四川信息化发展

2011-12-16 17: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2011年1月19日,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通信设施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国电信在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正式竣工投产。

  至2010年12月,中国电信的灾后重建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投入重建

  资金83.02亿元,完成规划资金的100.17%;实施重建项目5000余个,完工4900余个。中国电信在灾区通信网络整体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超过灾前并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完全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进度目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突袭四川,一时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受阻、通信中断。

  震后20分钟,通过仍然保持畅通的固定电话与小灵通,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就立刻启动了紧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导全省的抗震救灾保通信工作;震后1小时,四川机动通信局派出3辆应急通信车,携5台海事卫星电话赶到了都江堰,为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应急通信;震后2小时,阿坝州长途通信传输分局2支长途线路维护队便向震区进发……

  在那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中国电信取得了抗震救灾保通信中的“七个第一”:第一个为政府相关部门灾区指挥部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第一时间从汶川打出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第一个恢复汶川对外通信;第一个恢复北川对外联系;第一个抢通青川通信;第一个基本恢复理县通信;第一个抢通平武、茂县、漩口通信……

  三年重建两年完成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于2008年5月26日便成立了“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通信网络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和实施。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全面进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迅速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

  至2008年底,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完成了320个受损局点的恢复重建。并通过采用“无线为主、有线为辅”的策略,完成了496个临时安置点和重建指挥部、援建单位、施工现场等区域的网络覆盖,有力保障了群众生活的稳定和全面重建工作的迅速实施。

  至2009年底,四川电信基本完成县以上承载网络建设。2010年9月全面完成医院、学校等援建公共设施区域和永久性灾民安置点覆盖,资金投入额和项目完工进度均超过90%。

  至2010年12月,重建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投入重建资金83.02亿元,完成规划资金的100.17%;实施重建项目5000余个,完工4900余个。

  迄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共计恢复重建固网接入设备178.8万线,移动通信基站3239个,通信光缆2.54万皮长公里,业务用房15.87万平方米。灾区新增语音接入能力419万线,宽带数据接入能力81万线,传输网容量提升近3倍,市-县传输普遍采用大容量的波分设备重建,县一级网络传输容量普遍提升至10G。网络覆盖至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宽带、无线用户规模较灾前均有大幅提升。中国电信在灾区通信网络整体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超过灾前并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完全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进度目标。

  全面恢复提升灾区通信网络能力

  在灾后重建中,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既增强了通信信息服务的防灾减灾能力,又充分保障政府总体重建工作,使总体网络能力和通信信息服务水平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地震中暴露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大力开展光缆环网建设,干线层已形成准网状结构,市州具备3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重灾县区均具备2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形成“双平面,多汇聚,多环路”的网络结构,网络抗灾容灾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各重灾县串行速网络均实现了双汇接和双出口路由,极大的提高了上述地区的通信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

  同时,为了快速提升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大力推广EPON等先进技术,按照“光进铜退”的思路,采用光缆接入方式进行接入网重建。光缆在接入线缆中所占的比例超过90%,北川、映秀等4个重点城镇采用全光网络方式进行重建,网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重灾六市州宽带网接入能力和信息化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地区基本具备8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地区具备4M以上接入能力区域超过80%。

  建设一流应急通信体系

  2008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向中国电信四川机动通信局授牌,依托四川机动通信局,四川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正式成立。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总结抗震救灾通信保障和四川应急通信工作的基础上,决定以中国电信四川机动通信局为依托,正式成立四川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确保应对各类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通信,这是四川应急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中,构建通信体系是中国电信刻不容缓的责任。为此,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紧紧围绕“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应急通信建设方针,自2008年以来加大了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及设备更新改造力度。2009年应急通信系统已完成了C网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工程、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工程、“十一五”应急通信设备高清视频编解码器购置工程等多项工程。

  此外,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还承建了四川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建设。于2009年11月初,完成国际出口直达数据专用通道高新南区接入路由器及园区交换机的建设工作,大大提升了用户受理及使用能力。成都本地访问国际互联网服务器的稳定性与速度有了极大提升,平均接入速度增长超过40%,对欧美等主要国家地区的访问速率提高尤其明显,美国等个别国家的接入速度提高达60%。此举有力地推动了成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以“智慧城市”建设四川美好未来

  2009年5月,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蒋巨峰省长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尚冰书记共同签署了《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将四川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重点支持区域,并在灾后重建、3G网络建设和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息服务、农村信息化、网络文化建设等领域与进行全面的合作。

  2011年4月12日,在.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前,四川省人民政府蒋巨峰省长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王晓初总经理在四川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暨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协议。据悉,这是继2009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再次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四川“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暨四川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

  根据合作协议,四川“智慧城市”将大力推动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智慧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智慧政务”工程,助力我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效能提升,打造全国一流、省市县一体的政府门户网站群,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政府实现“无纸化办公”,百姓实现“网络化办事”,借力信息化手段打造“平安四川”;实施“智慧产业”工程,通过电子商务工程、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传媒、智慧电力等建设,助力我省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活力注入;实施“智慧民生”工程,通过智慧城乡统筹、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项目建设,助力我省建设和谐社会的信息惠民。

  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的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正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四川建设西部信息高地,为四川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按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靳东滨副总工程师的说法:智慧城市=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形象地说明,建设两大网络,即打造智慧的全光网络和泛在的无线网络,是一切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大厦的地基。

  对此,中国电信四川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全面加强全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建设更畅通的信息高速通路,实现客户“随时随地,尽享高速上网”的需求。同时建设泛在的无线网络,满足通信的泛在化需求,2015年实现乡镇以上3G/LTE网络“无处不在”;2020年,3G/LTE网络实现全省全覆盖,网络能力满足“智慧物联”需求,无线网络覆盖率居全国先进水平。

  如果说智慧的全光网络和泛在的无线网络是“智慧城市”的基础,那么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则是建设“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支撑。目前,由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投资、管理、运营的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已于去年年底竣工投产。公司将把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打造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基地,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实验基地和对外合作发展基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关键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必要的产业基础。

  从悲壮到豪迈,如今,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在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后,正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十四个重点项目在我省市州和重点县级城市全面推广,使我省“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居于全国前列,实现四川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