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物流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有了新突破
2011-12-16 23: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颖川
经过长期的精心筹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中物联)举办的首次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智能化考试,日前在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这标志着我国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全面推出。
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究竟是怎样一种培训认证形式?为什么要推出这一级别的资格认证?这一资格认证具有什么重要特点?对于物流人才培养工作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行指委)主任任豪祥。
意义重大 积极推动“物流员级别职业资格认证是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访伊始,任豪祥就对物流员级别职业资格认证做了重要定位。
据任豪祥介绍,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快与国际物流职业认证制度接轨,中物联制定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并于2003年1月由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标准》中将物流管理人员划分为四个等级,即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和高级物流师,并详细制定了各等级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中物联组织国内物流教学、研究和企业界知名专家开发编写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建立起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首先推出的是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三个级别,物流员级别也于2010年7月推出。“中物联推出物流员级别职业资格认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任豪祥对记者表示,首先是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一线技能操作岗位培养的客观要求。一线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决定了物流业务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我们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只有具备了高技能、高素质的一线物流从业人员队伍,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过去物流师资格认证侧重管理岗位、经营岗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一线技能岗位的培训重视不够。况且我国现在物流一线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大概占物流从业人员的80%~85%,大量的物流岗位一线从业人员需要提升他们的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需要相关的培训认证。
另外,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824所高职院校、接近2000所中职院校开办了物流专业。但由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包括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都不匹配。而且更多物流专业建设偏重理论教学,所以在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很多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部要求职业院校实施双证书政策,要求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具有含金量的、得到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这也对物流员级别职业资格认证提出了客观需求。
再者,是适应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一些农民工及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转岗到物流行业,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物流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于是,最近几年,针对如何推动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建设和社会物流人才培养衔接方面,教育部和中物联进行了多次沟通、积极协调,通过专家进行论证,最终推出了物流员的培训认证工作。
任豪祥说,物流员培训认证的推出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是对物流师培训认证体系建设的完善,从最低层到最高层,物流人才培训工作得到全面铺开。过去我们侧重管理层面的培训,现在通过物流员的培训认证,把物流岗位延伸到一线技能人员操作层面的培训,使得培训的面更宽、更广;另一方面,这项工作的推出,对广大一线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一线技能人员的培训,我们从企业的角度设定培训和认证,学员只要拿到证书,马上就能到物流企业包括生产企业上岗,深受企业欢迎;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物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物流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就是物流一线岗位需要的人才,所以物流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我们的培训认证得到很好的有机衔接。”任豪祥说。
成绩初显 重在完善
据记者了解,物流员级别认证按照业务内容和方向分为两种,即货物运输方向、仓储与配送方向。不同的业务方向,考试内容不同;其考试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目前的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主要分为智能化考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形式。笔试已经推出一年多,而日前在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资格认证考试是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推出以来的首次智能化考试。“作为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智能化考试具有试题形式多样、过程环保、成本低和效率高等特点,通过技术创新使考试形式更加公正、灵活,也更加赢得考生的青睐。”任豪祥说。
其实,在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广上,除了中物联的不遗余力,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行指委)也作出了大量工作,具体体现在与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结合上。作为行指委主任,任豪祥告诉记者,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上,不仅要有物流专业技能的比赛,同时还要有物流专业知识的比赛。于是,作为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主办方,行指委在进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同时,也推出了物流员知识体系的考试认证工作,同全国物流技能大赛结合起来,得到所有参赛学校的高度认可。大家一致认为,认证符合对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纷纷向中物联申请在一些学校进行认证试点。这对推动物流员的认证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是在中物联的积极努力下,在教育部、行指委的大力推动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物流员资格认证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青睐,并成效初显。“应当说,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刚推出不久,正在全面展开。我们希望在刚开始推广的过程中,多听取培训认证单位一些好的建议,使物流员的培训认证不断完善起来。”任豪祥说。
那么,下一步该如何来完善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此,任豪祥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现在一些企业和院校有对一线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的需求,但不知我们已推出这项工作。所以,需要加大宣传,使大家对物流员培训认证的作用和意义有充分认识,使这项工作进一步得到广大物流企业和职业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从业人员的认可和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关键所在,就是如何完善全国物流员培训与考试认证体系。不像过去,物流师的培训认证每个省市设一个培训中心,主要针对物流从业人员管理岗位的培训,这个量较小。现在物流员资格认证的推出,需要大范围的网点布局,可能几千家学校和更多的物流企业都会成为我们的培训中心。所以需要在培训认证体系、考试体系等诸多方面强化管理。再者,就是机构设置方面的完善。全国那么多网点、那么多学校、那么多企业都对物流员培训有需求。这些网点将来都可能会在全国设置起来,那就不是几千家,而可能达到上万家。所以,如何组织管理,如何建立一套高效、有序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任豪祥最后对记者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