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市交通“十二五”规划发布 推进内河水运复兴

2011-12-19 14: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杭州市"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发布。 
  《规划》客观概述了"十一五"时期我市交通发展的成就。上一个五年,我市交通基本实现了从"相对滞后"到"基本适应"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 
  《规划》同时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杭州交通发展的目标,即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二五"时期,将以交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坚持先行、惠民、绿色的发展方针和适度超前、结构优化、统筹协调的发展方向,着力构筑"大网络"、"大枢纽"、"大运输"的交通运输服务新格局,重点推进"五大工程",努力建设"五大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从而实现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规划》提出"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重点:推进网络升级工程,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安全畅通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推进便民增效工程,建设规范有序的行业管理工作体系;推进绿色智能工程,建设节能低碳的交通科技应用体系;推进能力素质工程,建设廉洁高效的组织支持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杭州交通将着重在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方面迈出新步伐。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于推进交通行业转型与升级,实现从传统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不仅要切实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又要努力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还要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客货运输组织形式,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我市将加快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在构建区域一体客运体系和高效现代物流体系的同时,我市将着重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四个能力,即转型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和协调统筹能力,从公路、水路旅客运输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着手,全面提升我市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构筑全市交通运输新格局提供支撑。 
  "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打造惠民交通的要求,不断改进行业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建立完善综合运输法制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公路、车站、港口、航道、锚地等公用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体制,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交通运输服务和建设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服务市场。加强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监管,建立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施工和信息化监管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现代化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公路、水路应急抢通保通体系。公路、航道网养护管理水平和出租车、驾培维修行业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规划建设投资约1300亿元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力争达到8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约940公里,二级公路约175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达到102.4公里/百平方公里;新改建6个国家公路客运枢纽和4个国家公路货运枢纽;杭州港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88个,新增吞吐能力1659万吨。 
  (一)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 
  按照"构建骨架、完善体系、优化网络、提升能力"的方针,继续完善"一环、一绕、十射、三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对不适应交通需求发展的现有高速公路通道或路线进行扩容改造,提升路网整体能力;落实接轨长三角和建设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强化杭州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城际交通走廊,努力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建设"一环"、拓宽"一绕"、完善"十射"、提升"一连"、实施"两连"等工程。其中,重点建设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杭州段、杭州萧山机场公路改建、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段(之江大桥)等4个续建项目;新改建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至白沙关建德段、杭长高速公路延伸线(吉鸿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段、杭宁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州段、杭州绕城下沙互通至江东大桥高速公路、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等6个"十二五"新开工并完工项目;新改建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段、临金高速公路杭州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拓宽等3个"十二五"跨"十三五"项目。此外,还将开展杭绍甬高速杭州段以及沪杭甬高速公路市区段改造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十二五"期间,按实施项目计,全市规划新开工高速公路约454公里(含拓宽改造167公里),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60公里(含拓宽改造约64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40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力争达到800公里。 
  (二)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网络。 
  根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建设"五型公路"和杭州市政府提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按照"先通后扩、通扩并举"的原则,立足于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改造低等级路,全面提升杭州市次骨架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杭州与省内其他地区的联系,巩固杭州作为全省交通中心的地位,实现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的协调发展。 
  根据浙江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网调整方案,杭州市将形成五条国道和"十纵、九横"省道为主脉的区域干线网络(注:若浙江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网规划有新的调整,我市将动态更新相关项目)。"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改造320国道建德段、03省道萧山段、15省道余杭段、14省道牧松线、18省道临安段、05省道淳安段等7个国省道项目;新改建萧山钱江大道地面道路、余杭15省道至临安02省道连接线、余杭老320国道至申嘉湖杭新市互通公路、余杭闲林埠至富阳祝家村公路、富阳320国道至余杭02省道连接线、桐庐徐七线、建德白章线、淳安临岐至千岛湖大桥公路等13个符合国省道调整方案的项目。 
  "十二五"期间,按实施项目计,全市规划新改建国省道公路约123公里,符合国省道调整公路250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149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总规模约1400公里的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其中国道233公里,省道770公里,符合省道调整公路约400公里,实现干线公路网络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全面展开国省道干线公路扩容升级的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加快各区、县、市干线路网的联通、改造,进一步提升五县市融入主城区交通走廊、三江交通走廊以及连接主城、副城、组团、县城、小城镇之间的骨干道路,构筑同城化的交通网络,从而为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三副六组团"、县(市)城、中心镇特别是新城转移,促进市域空间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奠定交通基础。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连接杭州主副城及副城与组团间的快速通道、联通三江交通走廊;建设萧山江东大桥至机场连接线、萧山机场疏港公路(义南至六工段)、萧山江东大桥南接线、临余公路余杭段、余杭320国道至104国道连接线、桐庐县疏港公路、杭黄铁路桐庐站接线等连接机场、码头、铁路站场和产业集聚区的集疏运公路;建设淳安杨璜公路杨旗坦至中洲段改建工程等通往"中心镇、中心村"的重要区域干线公路等项目。按实施项目计,全市规划新改建县道公路219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99亿元。 
  (三)农村公路网络。 
  "十二五"期间,构建四通八达、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重点加快农村联网公路的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实现我市公路网总体布局的协调和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遵循"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原则,以加快农村公路完善、配套、拓展、提升为重点,从规模、数量向功能、质量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00公里,完成建设投资约7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 
  (四)内河航道网络。 
  "十二五"期间,把复兴内河水运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港航强省"战略和市政府建设低碳城市要求的具体行动,以"长远规划、重点突出、协调发展、量力而行、基本适应"为原则,以三、四级航道建设为重点,继续完善"一港、三干、四支"("一港"即杭州港,"三干"即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四支"即杭余(闲)线、周浦航道、江东航道、渌渚江)的内河航道网络,实现"三江两河"(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顺畅通达。 
  "十二五"期间,以京杭运河二通道、江东航道网等骨架航道建设为主,逐步提高航道等级结构;重点打通钱塘江中上游航运瓶颈,提升富春江船闸通过能力;加快船舶锚泊服务区建设,提升航道通过能力。 
  重点建设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含运河二通道)、桐庐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杭州三堡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江东航道网一期工程、富阳渌渚江六级改四级工程等5个航道建设项目;建设杭甬运河新坝船闸上下游锚泊服务区、临平锚泊服务区(该锚泊服务区列入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中)、鸦雀漾锚泊服务区扩建工程、富阳渔山锚泊服务区、富春江三都锚泊服务区和桐庐窄溪锚泊服务区(三都、窄溪锚泊服务区列入桐庐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中)等6个锚泊服务区项目。着手推进钱塘江出海航道和新安江大坝过船设施改造的前期工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航道网。 
  到"十二五"期末,规划完成航道建设投资约60.6亿元。 
  (五)重要节点集疏运网络。 
  "十二五"期间,针对杭州空港、港口码头、交通物流基地以及海洋经济两大产业集聚区、"三江两岸"等重要区域,杭州市将着力构建相配套的公路水路集疏运路网体系,统筹规划综合集疏运网络体系的建设,实现重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化,客货运输便捷化,努力实现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物流的"无缝衔接",体现综合运输系统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为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打下坚实的基础。 
  1.空港集疏运。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作为浙江省龙头机场,其所在的空港区域发展是杭州市实现大江东发展战略的支撑之一。根据《杭州空港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送审稿)》,杭州空港集疏区将构建"两环两通八联"的集疏运干线路网,加强萧山国际机场地面交通与公路网的衔接。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与萧山国际机场客货运量相适应的集疏运路网。 
  "十二五"期间,萧山机场公路改建工程将与机场二期建设同步完成,江东大桥南接线、机场东路等疏港公路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同时,为适应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空港枢纽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汽车租赁,进一步完善全市交通运输体系。 
  2.港口码头集疏运。 
  积极推进内河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水联运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杭州丰富的内河水运资源,带动港口经济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余杭320国道至104国道连接线、桐庐县疏港公路等重要港口码头的疏港公路,为发展公水联运创造良好的条件。 
  3.铁路站场集疏运。 
  杭州作为国家铁路枢纽之一,"十二五"期间区域轨道交通格局将有较大调整,杭宁、杭甬、杭长、杭黄等高速铁路也将陆续建成通车,铁路运输带来的大容量客流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公路网络进行疏导。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杭黄铁路桐庐站接线、320国道建德杨村桥至洋溪段改建等与铁路站场相配套的公路集疏运项目,为发展公铁联运,方便旅客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4.产业集聚区集疏运。 
  加快推进杭州市海洋经济中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两个省级战略层面的产业集聚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充分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路等配套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衔接产业集聚区、助推区域新型城市化发展。完善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公路网,加快干线公路、区内外联网路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客货运集疏功能,做好客货运站场布局、建设与产业集聚区的有效衔接,合理引导物流产业的配套集聚。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余公路余杭段、萧山江东大桥南接线、江东大桥东接线东伸段等与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相配套的公路项目,为产业聚居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5."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集疏运。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对沿江景观道路、慢行系统、滨水绿地、生态空间进行整合与梳理,构筑由沿江景观大道、过江通道、滨水绿道、黄金水道构建的滨水交通轴,充分挖掘、整合、利用"三江两岸"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具有丰富活力与层次的沿江空间和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并通过以"三江两岸"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交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基础、带动和统筹作用,推动大项目、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从而打破原有孤立的发展态势,在形态上和意识上将区域、产业发展统筹在一起,推动"三江两岸"沿线都市农业、林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 
  "十二五"期间,围绕"沿江景观大道、滨水绿道、过江通道和黄金水道"四项工程,以320国道建德洋溪至改建工程、之江大桥等建设项目以及沿江临时码头整治,航道疏浚为重点,统筹"三江两岸"区域交通规划和建设,构筑符合黄金生态旅游线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形成一条世界一流的滨水交通轴,为把"三江两岸"打造成"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黄金旅游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杭州网)   本文来自浙江物流网:http://www.zj56.com.cn/  原文地址:http://www.zj56.com.cn/zxzx/List01.asp?ID=64878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