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产业升级商机更多 IT配套物流都有钱赚
2011-12-26 10: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薄熙来:产业结构实现了总体升级,市属国有资产从5850亿快速增至1.5万亿,仅次于京津沪。民营经济总量从2385亿增加到5000多亿,翻了1番多。国进民也进,在快速和优质增长中,结构也是合理的。这使发展更有后劲、更有活力,我们也更有底气。
黄奇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争取明年引进液晶面板、芯片、硬盘等战略性配套企业,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高科技基地。汽车工业构建“1+6+1000”的产业格局,1000家汽摩零部件厂商。还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千亿级汽车城、区县小型机场……这些重点产业将成为重庆未来发展的目标,也将引领着重庆经济的转型。
升级后的重庆经济版图并不是一堆响亮的名号和数据,在这些政府努力推动的产业中,正在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而且在这场盛宴中,大中小企业和个人都将得到巨大的商业机会。
IT
配套物流都有钱赚
刘继东是重庆昊翔纸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公司注册资金为600万元。2009年,重庆提出了要发展IT产业,刘继东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台笔记本电脑包装费用20元计算,当未来我市的笔记本电脑产能达到8000万台时,就能给包装企业带来8亿元的商机。
在改进生产工艺、到沿海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后,刘继东的公司终于加入我市的笔记本电脑配套体系。如今刘继东的公司每年能接到1.6亿元的订单,其中的6000万元是给“重庆造”笔记本电脑生产包装。
刘继东仅是享受到我市IT产业发展成果的一个个案。如今重庆“笔电王国”雏形初具,随着未来产能进一步扩大,新市场的到来,零部件配套、物流等行业也将随“重庆造”电脑的上量而增加。“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加大引进零配件企业力度,未来配套企业就将达到600家。”市经信委配套办处长付立川表示,目前,本地配套率已达到了40%左右。而重庆的目标是八成零件“重庆造”,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付立川算了一笔账,我市明年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将达到6000万台,2015年将达1亿台,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8000亿元,其中七成将由配套企业获得。照此计算,就将为配套企业形成5000多亿元的蛋糕。同时,“重庆造”的电脑要运往世界各地,就需要物流。按照一台电脑4.5公斤计算,到2015年,我市造出1亿台电脑时,其货运总量将达到45万吨。按照航空运输每公斤货物20元计算,这一块的物流蛋糕约为90亿元。
汽车
零配件有2400亿蛋糕
对于力帆汽车常务副总关锋金而言,这5年来的工作是围绕“本地化”3个字展开的。
“推进了5年,本地配套率终于从以前的20%提升到约40%。”对关锋金而言,未来几年随着重庆千亿级汽车城的打造,力帆的零配件本地化目标将更快实现。按照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市汽车工业要着力构建“1+6+1000”的产业格局。“1”就是长安,“6”就是一汽、二汽、上汽、北汽四大国内汽车集团以及庆铃、红岩两大商用车集团,“1000”就是指1000家汽摩零部件厂商。
关锋金表示,汽车零配件本地化后,能节约运输成本和包装费用。一辆汽车卖价的八成都由零配件企业获得,按照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计算,零配件就有2400亿元蛋糕。
“目前,我市的汽车零件本地配套率已达到50%左右。”市经信委汽车处副处长陈四维表示,重庆的汽车工业虽能实现大部分的零件本地造,但是如自动挡汽车变速器、可视系统、芯片、传感器等涉及汽车电子产业的零部件则需从外地采购。陈四维称,一般这样的技术属于大型企业,所以未来大型高端汽车零配件企业落户重庆必定很受欢迎。
新技术
电动车撬动百亿级市场
随着我市产业的升级,技术更为先进的产业也将出现,比如已经在我市上市的纯“烧电”的电动车。日前,长安汽车才将其电动奔奔交付给国家电网重庆分公司,由该公司对电动奔奔充电并试运行。而长安并不是我市唯一设计电动车的企业,包括力帆、恒通等汽车生产商都涉足电动车行业。
市经信委汽摩处处长李万章表示,到2015年,我市要力争达到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产业规模。“一辆电动轿车的价格约为20万元,而客车价格较高,为150万元左右。”李万章估计,未来我市生产的电动车年产值将达到几百亿元的规模。李万章称,重庆现在需要大量的电动车配件企业,特别是电池制造商,若这些企业落户重庆,则可能享受我市电动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商业机遇。
为配套电动车,我市将在主城二环以内布局一大批充电桩、充电站。3年后,我市将建成30个专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同时给多辆汽车充电并发展数量巨大的充电桩供市民使用。“去年一年我们就发展了100多个充电桩,这个数据可能在未来出现更加迅速的增长。”李万章表示,按一个充电桩1万元的构建费用计算,这也将为充电桩制造和安装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航空
明年我市有望出产直升机
今年上半年,我市就在两江新区建立了小型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制造基地。
“我们正在和某家大型直升机制造商洽谈合资合作,若成功签署协议,明年就有望造出直升机。”重庆直升机投资资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直投”)表示,虽不便透露将要合作的直升机品牌,但重庆明年或能生产几十台直升飞机,形成几亿元的产值,并形成一条直升机配套产业链。12月20日,重庆直投和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业务供应商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霍尼韦尔将为重庆直投生产的飞机提供合适的航电、动力和其他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记者从重庆直投了解到,如果本地和外地的零配件配套商的产品能达到其要求,也可与其合作,共同分享这一市场。
除了造直升机,我市还将规划布局一批区县小型机场,打造下游的航空产业链。“航拍、航测、旅游等公司都能在其中找到商业机会。”市发改委交通处处长王志强表示,这些小型机场一旦建成,将在我市形成一条完整的航空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将从飞机制造开始,一直延伸到飞行员培训、旅游等,而大中小企业都能从中分食蛋糕。
看看这些产业蕴含多少商机
2015年我市笔记本产量将达1亿台,年销售收入有望达8000亿,七成由配套企业获得,则可带来5000多亿元的蛋糕。
一台笔记本电脑按4.5公斤算,到2015年货运量达45万吨。航空运输每公斤货物20元,其蛋糕将达90亿元。
一辆汽车卖价的8成由零配件企业获得,按照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计算,零配件市场有2400亿元蛋糕。
2010年我市发展了100多个充电桩,未来还要迅速增长。一个充电桩按1万元的构建费用计算,相关企业可获得巨大商机。▼
相关新闻
产业升级 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如此多的产业项目落户重庆,我市必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人们的吃饭、穿衣、休闲娱乐等需求,将拉动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李勇表示,按照我市的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划,保守估计未来5年我市将出现50万人的新增岗位。这意味着我市新开的餐饮、娱乐、住宿等第三产业,每年都将获得50万人消费力的新增市场。
以西永为例,该园区2015年的产业工人总数将达到40万。“那边还要开一条商业街,明年春节就开业了,目前正在招租。”西永管委会物业部部长蒋显铭表示,目前西永已有4条商业街,街上聚集了餐饮、KTV、理发店、超市等商铺。只需要拿出十多万甚至几万元,就能到西永淘金。英业达重庆分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按照员工每人每天15元的餐费标准计算,40万员工每天在餐饮上就要花费600万元。如果在工业园区旁开家饭馆,就有望分享这块蛋糕。
创意助力产业升级
一个金点子价值上百万
重庆工业的升级,往往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更大的资本,普通市民能否参与其中?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市民和大型企业点子交易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给了市民卖创意的机会,还将全面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市经信委科技处处长聂艳表示,目前我市正在打造一个工业前沿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并不是单纯的研发机构,我市汽摩企业、IT企业也可将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交给研究院,然后研究院可以向社会公布这些企业的需求,通过悬赏的方式,让市民接单。“说不定哪天,你的一个点子就值上百万元。”聂艳称,为了让这些技术能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研究院在经悬赏单位同意后,向其他企业推广这一技术,而专利的所有人将得到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