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江干线水运走势稳步上升
2011-1-26 16: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据预测,今年长江干线港口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5亿吨,同比增长12%。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85亿吨,同比增长22.3%,是“十一五”增长最快的一年。除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外,三峡过坝运输再创新高,行业景气指数、信心指数提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沿江经济快速发展 去年港口吞吐量不断攀升
“十一五”期,长江沿线省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推动了港口吞吐量各项指标不断走高。特别是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创“十一五”最大增幅。
从货类构成看,煤炭所占比例最大,为22.5%;金属矿石居第二位,为21.5%;矿建材料位居第三,为13.8%;钢铁居第四位,为7.6%;水泥第五位,为5.8%;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居第六位,占5.5%。
从区段分布看,上游区段完成11373.6万吨,占8.2%,中游区段完成13455.1万吨,占9.7%,下游区段完成113651.万吨,占82.1%。与前年相比,四川、重庆、湖南、江苏所占比例上升,江苏、重庆上升幅度较大;湖北、江西、安徽所占比例下降,安徽下降幅度较大。
去年长江干线亿吨大港数量增加至5个,比前年增加1个,全部为江苏省内港口。镇江港首次跻身亿吨大港行列。
外贸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出口增幅远超进口。受外贸形势向好的影响,去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69亿吨,同比增长16.5%。其中,外贸货物出口4591.5万吨,同比增长44.1%,占外贸吞吐量的27.2%;进口12285万吨,同比增长8.7%,占外贸吞吐量的72.8%。
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内贸成增长主因。去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08.3万TEU,同比增长26.2%。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60万TEU,同比增长19.4%,占总量的39.6%;内贸集装箱完成548.3万TEU,同比增长31.2%,占总量的60.4%。
集装箱运输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随着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制成品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加大,货物运输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适箱货源比重不断上升;二是我国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其中产成品、高新技术产品、特种原材料及成套设备进出口明显增加,外贸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集装箱运输增势强劲。
大宗货物普遍增长,部分货类增幅放缓。去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3.11亿吨,同比增长37.3%。主要原因是:一是全社会对于电力等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从而导致煤炭需求大增。二是气候因素,受寒潮降雪天气影响,工业和取暖用电增加,沿江各大电厂燃煤告急,长江港口抢运电煤;西南地区受干旱影响,水力发电不足,火力发电需求大幅增加,带动了港口电煤疏运量的增加。三是沿江新增一批火力发电厂陆续投入生产,电煤需求增加明显。四是部分地区电煤运输方式发生改变,电煤运输由铁转水。五是沿江一些地区新建一批储煤中心,有效发挥储煤、配煤和低成本的水运优势。
长江干线运价指数上下波动行业景气指数保持上升势头
去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完成7630.7万吨,同比增长14.7%。受铁矿石价格大幅度攀升影响,长江沿线各大钢厂进口铁矿石数量增幅明显放缓。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2.98亿吨,同比增长19.6%,较2009年下降6.3个百分点。江海直达运输因中转运输成本减少,越来越被沿江钢铁企业看重。钢铁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同比增长7.6%。
受沪渝高速公路贯通等陆上交通因素影响,长江干线旅客发运量总体继续下滑。2010年,川江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发运量完成330.3万人次,同比减少19%。
去年,三峡船闸主要运行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三峡船闸运行0.94万闸次,同比增长16.4%;通过船舶5.8万艘次,同比增加12.5%;通过货物7880万吨,同比增长29%。
长江干线运价指数上下波动行业景气指数保持上升势头
去年,长江干散货运输价格低位徘徊。1月份,受恶劣天气影响,煤炭供应偏紧,沿江地区电煤运输需求旺盛,矿建材料运输需求增加,带动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行情,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以下简称综合运价指数)上升到851.15点。
2月至3月,气候及经济发展均较为平稳,各地煤炭用量减少,电煤运输需求下降,运力较为富裕,春节长假期间货源减少,虽然长江金属矿石运输行情有所上升,但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总体行情仍大幅回落。3月综合运价指数下降到810.17点。
4月至7月,沿江各地煤炭运输需求波动较大,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运输基本稳定,7月综合运价指数在震荡中回升到828.48点。
8月至10月,海进江煤炭走强,沿江各地对川、渝等上游地区煤炭需求平缓,长江煤炭运输需求有所放缓,加之航道状况利于船舶效率发挥,市场运力富裕,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行情一路下滑。10月综合运价指数回落至792.96点。
11月至12月,沿江各地煤炭运输需求增长,金属矿石运输平稳,不同航线运价有升有降,但幅度不大。由于长江步入枯水季节,船舶装载率下降、运输周期加长,以及油价不断上涨,推动长江煤炭运价回升,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行情上扬。12月综合运价指数回升到837.06点。
去年,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上半年运价一路回落;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成本攀升,运价逐步回升。
1月份,春节临近,各地加大物资储备,生产企业加快交货,由于水位、船舶周转等因素,上游集装箱运力偏紧,长江集装箱运输总体行情看好,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以下简称综合运价指数)为960.94点。
2月至3月,春节长假及后期,集装箱货源减少,集装箱运输总体需求表现平淡,市场行情缓缓回落,3月综合运价指数回落到957.93点。
4月至6月,随着水位回升,船舶运输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旺,总体行情持续下滑,6月综合运价指数下降到933.44点。
7月至9月,随着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增长,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行情一路上行,9月综合运价指数为963.53点。
10月至12月,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经短暂回调后,随着长江进入枯水期,船舶运输效率下降,以及油价上涨,运输成本上升,推动渝申航线集装箱运价普遍上涨,拉动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攀升至975.43点,为年内的最高点。此后,临近年关,沿江各地集装箱运输需求趋于平稳,综合运价指数稳定在974.41点。
去年,面对燃油、人员等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港航企业努力扩大业务量,保持业务收入增长,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经过一轮快速回升后,逐渐企稳。
一季度,虽然有枯水季节、春节长假等不利因素,长江航运仍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回升势头,长江航运总体保持景气,港航企业信心进一步提升。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为104.67,长江航运信心指数为117.66。
二季度,长江航运总体景气状况大幅上升,港航企业信心继续提升。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快速上升到120.70、长江航运信心指数稳步上升到120.73。
三季度,长江航运发展态势平稳,港航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保持景气。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为113.79,长江航运信心指数为113.15。
四季度,港航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基本平稳,长江航运景气状况保持稳定。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为113.65,长江航运信心指数为111.43,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均处于景气区。
今年长江干线运输生产将依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经济发展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GDP增长有望保持在8%左右。
外贸方面,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延续复苏态势,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比较强劲,但由于欧洲债务危机、贸易摩擦等因素,增加了外贸的不确定性,劳动力涨价、出口退税、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叠加,可能导致进出口增幅逐步收窄。
集装箱方面,受沿海产业转移的影响,长江沿线适箱货源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煤炭方面,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对能源需求形成有力支撑,推动煤炭运输快速增长,长江煤炭运输形势依然看好。
钢铁与铁矿石方面,国内房地产、汽车对钢材需求减弱,随着国家钢铁产能结构调整、老旧钢厂淘汰力度加大,国内钢铁产量下跌在所难免,三大矿山对进口铁矿石的要价却在上涨。2011年长江港口钢铁与铁矿石吞吐量增速可能有所下滑。
据预测,今年长江干线预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15.5亿吨,同比增长12%;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亿吨、1100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8%、20%;煤炭、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完成3.8亿吨、3.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