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快递“365不停运”运作模式
2011-2-14 14: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由于快递公司爆仓,近期小店概不发货,之前拍下的货物到达预计还有三到五天的时间,敬请原谅”——临近春节,淘宝店里类似的公告比比皆是。春节前夕,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店家几乎陷入交易停滞状态,原因是多数快递公司严重爆仓,停止对外收件。
“爆仓”这个本用于金融业的词汇如今频频出现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其主要特指快递公司突然间收到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甚至没办法再收件,大量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者中转站。
虽然各大媒体由此屡屡爆出“快递爆仓”、“快递变慢递”、“快递假期不收件”等新闻,但似乎没有人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而爆仓的背后实际暴露的是管理问题。本期专题选取了民营和国营两家快递公司,通过《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深入调查采访,看看能够保证365天运营的公司是如何解决爆仓问题的。
防“爆”指南之民营快递
顺丰速运:“收1派2”背后的流程再造
1月26日晚10点,北京顺丰速运华北分拨中心现场一片繁忙。200余名员工在分拣流水线前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还有近百人坚守在客服和输单岗位上。据北京区部总经理刘晓利介绍,虽然南方遭遇雨雪冰冻天气,但顺丰一直履行着“全年365天无休”的承诺,努力保持全国网络的正常收派,北京顺丰1月份的业务量较2010年12月份增长了50%。
防“爆”指南之国营快递
EMS: 时刻“在路上”的应急预案
与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相比,EMS依托中国邮政,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和航空、陆运网络,而且春节期间照常收件和发件。在春节这个多数民营快递公司放假、快递服务稀缺的时间里,EMS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这使得EMS业务量比平日翻了近两番。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在春节假期期间通过EMS快递只用3天就可以收到快件,看起来和平日的效率差不多,但是对于EMS来说却意味着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实施应急预案,以应对节日期间猛增的业务量。
案例点评
物流背后的网络效率
物流系统的高效率是建立在物流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它可以使物流总体运行合理化。和一般系统不同,物流系统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而存;而转换则是这个系统内实现商品时间价值的关键一环。
现代物流的高效运行,其实就是考验物流系统的设计是否科学。其直接面对的就是,区域化运作所需要的网络节点设计是否合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检验数学和运筹学能否融汇结合的试金石。
而在节日这样的重要“节点”上,这些环节的优化则显得更加关键。物流设施的地理位置和整个网络设计需要协调匹配,典型的物流设施规划包括了工厂、仓库、分发中心之间的作业条件以及确定每一种设施所需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等内容。企业必须确定每一种设施怎样进行存货作业和储备多少存货,以及安排在哪里对顾客订货进行交付。物流设施的网络形成了一种优化的物流作业结构,这种网络融合进了信息和运输能力,提高了订货处理、维持存货以及材料搬运等有关的具体工作的总体效率。
网络节点的科学规划,保证了物流功能要素中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环节在这些节点中的顺利完成。而这些物流节点又受到区域间、区域内的商业环境、政策、交通条件和天然地理位置的限制。因此,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就是执行流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存物管理使命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融合就形成了有机化的网络结构。
中国快递业“钱景”诱人
中国快递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快递行业总收入408亿元,2009年479亿元,2010年是573亿元左右。2010年9月,中国快递业平均每天的业务量已经突破1000万件,排在世界第三位。根据国家邮政局1月25日公布的《2010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比上年增长了25.9%,业务收入增长了20%。(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