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建成德大道 吸纳成都产业转移
2011-2-18 12: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成德大道示意图
制图:杨仕成
□提案议案回音壁
□背景资料
民建德阳市委提案建议德阳依托成都
参与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
大战略看成都、小决策靠自己,是德阳作为成都经济区最重要组成部分所决定的。”担任着民建德阳市委秘书长、德阳市人大常委、德阳市人大代表多重身份的黄长碑,是西南财大经济类专业毕业的老牌大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德阳发改委工作,是德阳“七五”规划起草参与人、八五规划主要起草人,长期从事经济工作。
不久前,德阳市政协召开的会议上,“关于德阳进一步接轨成都、依托成都参与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建议”这一话题是如何出炉的?近日,黄长碑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
焦点一 大战略看成都小决策靠自己
华西都市报:您是这个提案的主要起草人。中间有个热词,叫做“大战略看成都、小决策靠自己”。您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写这份提案的?
黄长碑:一个提案的形成,是一个集体的智慧。这个提案的主题,是经过民建德阳市委经过充分讨论后确定下来的。主题确立后,我只是一个执笔者。而形成这个主题,主要都是基于成都的“联席会”形成的《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所谓“大战略看成都、小决策靠自己,就是确立‘接受辐射、主动服务、错位发展、形成特色’的思路,高度关注成都的发展动态,重视成都在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龙头地位。德阳要深入分析成都的战略、政策和举措对德阳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从服务成都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依托成都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在互动合作中乘势借力。”
焦点二德阳打造“增长极”优势是什么?
华西都市报:您认为,德阳进一步接轨成都、依托成都参与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黄长碑:两个字。一个是“近”,一个是“强”。
强,德阳常住人口388万人,占成都经济区的10.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占成都经济区的12.83%,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占成都经济区的9.32%,投资总额750亿元,占成都经济区的10.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94亿元,占成都经济区的11.86%。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中国新能源生产基地,职工平均工资位居全国288市州前50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私家车拥有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总收入均居四川省第2位。
近,德阳与成都地域相连,接轨成都、依托成都发展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成德两地城际相距41公里,是全省距离成都最近的地级市。
焦点三打通“断头路”吸纳成都产业转移
华西都市报:德阳融入成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黄长碑:规划。进一步完善德阳接轨成都、依托成都、融入成都经济区规划。
德阳在“十二五”及更长时间内,要进一步完善德阳接轨成都、依托成都、融入成都经济区规划,在产业、要素、城市功能、政策环境等方面与成都、与成都经济区实现大融合。在产业上,结合成都“十二五”产业布局和功能调整,吸纳成都的产业转移,培育与成都产业发展具有梯次性、配套性、互补性的德阳特色产业。
另外,成德大道成都到彭州已经建成通车,而德阳20公里的地段还没有开工。使这条路成了一条“断头路”,这条路应该尽快打通。让德阳有最便捷的快速通道直达成都机场、火车客(货)站,成都物流中心、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仓储中心等。
焦点四
“天星大道”更名“成德大道德阳段”
华西都市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注意到,没有“成德大道”开工的表述。这是怎么回事儿?
黄长碑:成都到德阳的成德大道,一条路,两个地名。在成都段,名叫“成德大道”,在德阳段,名字变成了“天(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星(广汉市三星镇)大道”。从命名这个角度,成都命名“成德大道”很大气,而德阳命名“天星大道”,说明融入成都的理念还不强。
成德大道德阳段今年开工
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德大道的建设已纳入议事日程,设计招标已完成,正抓紧设计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市政府在政协德阳市六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将于今年开工成德大道德阳段。
“这条路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将是德阳到成都最为便捷的快速通道。”这位负责人说。韩清华西都市报记者廖兴友
8市共建成都经济区
去年1月30日的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八市共同签署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8市将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环境保护、金融体系等方面通力合作,把成都经济区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优势产业集聚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创业环境最优、城乡差距最小、辐射带动力最明显的大都市圈,成为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