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乱象频发根源在于“加盟”
2011-2-23 11: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只因在收快递时对“先验货还是先签字”产生争议,申通快递员和收货人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快递员用圆珠笔戳得收件人满脸是血。此前,从网上疯传的“暴力分拣”视频到春节前快递变“慢递”,快递行业饱受诟病。如此纷乱的快递行业,让对其业已产生依赖性的现代都市人感到了切肤之痛,也成为了国内网络购物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记者日前调查了快递行业的种种乱象,并发现快递行业之乱的根源,在于“加盟”。
乱象一:先签字后验货
许多网络卖家在网页的显著位置会友情提示消费者,在签收包裹前先验货,出现少件、破损等问题时应当场拒收。但在实际收件过程中,快递行业集体抵制“先验货后签字”,让消费者不得不承担包裹出了问题后责任不清的风险,也因此感到被行业“潜规则”欺压的郁闷。
但快递公司也感到很“委屈”。上海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先生认为,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再验货”有其合理性。他解释说:“要先验货后签收,卖家应该先和快递公司就问题件的后续处理达成协议。快递公司并不参加交易,让它承担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欠妥。”
乱象二:快递员成“大爷”
“我送快递的,在不在家?不在家?那我走了,货等我有空的时候再送。”相信经常网购的读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身处服务业的快递员,每每遇到收件人时一个个都成了“大爷”,言语粗鲁态度蛮横不说,遇到与收件人发生矛盾,有些人甚至出手相向。
一些无良快递员更会上演“调包计”。前不久,广州的一位顾客在某网店购买了一部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收货时包裹已有明显拆开过的痕迹。等顾客签收后打开,里面的手机竟变成了一瓶可乐。
买的是精美茶具,送来却变成了一盒碎瓷片。一些快递公司分拣员野蛮的动作,让许多货物都或多或少受了“内伤”。在网上疯传的视频中,分拣员手扔脚踢的动作,让网友感慨:“有多少货物可以重来”。
乱象三:丢一部iphone4只赔128元
如果碰到物件损坏丢失、快递内盗,消费者才是真的“欲哭无泪”。在北京,王先生委托某快递公司将一部iphone4手机送至上海,可十几天过去了,手机始终没收到。当他去快递公司查询时,公司回答说货物已在运送途中丢失。气愤的王先生提出索赔,可快递公司却理直气壮地回复:你没办保价,按规定只能赔偿三倍的快递费——128元。
快递公司的理赔依据来源于2009年10月实施的《邮政法》,其中规定,未保价物品丢失,赔偿最高不超过所付邮资的3倍。但问题是,鲜有快递公司向消费者告知“保价”事项。(本文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