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江门疏航建港 可直航大西南

2011-2-25 14: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1〕2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一次强调了内河水运发展重要性,对“十二五”甚至未来十年内河水运的发展都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对于优化西江等沿江沿河地区产业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意见》中还提出,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打通西南地区连接珠江三角洲的水运通道,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   西江发源于云南,位于中国广西东部、广东西部,是珠江的一个干流。一直以来,西江流域发展备受关注,作为重要的运输干线,西江对于广西、贵州,尤其对广西来说,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黄金水道,可以到珠三角,进而联通大海。
  近十年来,位于下游的江门,溯流而上到广西、贵州的船基本没有,但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船却很多。江门水运往日的繁盛,日渐湮没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作为西江下游的一颗明珠,江门水运具备地利、人和之势,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江门水运有望再度腾飞。
  昔日
  最早设海关的地方之一
  在地图上,顺着蜿蜒的西江水,在西江下游通向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及横门等五个出海口的要冲位置,可以很清晰地找到江门。江门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面向港澳、沿海地区及南海,背靠西江流域资源丰富地区。凭借西江,江门一边可通广州、港澳,一边可达肇庆、梧州、阳江、雷州、湛江、海南岛等,为整个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纳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的西江下游出海航道、潭江—劳龙虎—莲沙容水道、崖门水道—崖门出海航道3条航道纵横穿越江门,海岸线及岛岸线绵延漫长。
  江门之兴,得益于水。江门水运资源禀赋优良,处于水网地带,在历史上的水资源使用比重大,是珠江水系水上运输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据了解,改革开放之前,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发达,物资运输和旅客运输,船舫是一个重要工具。江门的横水渡最多时,曾有120多个;尽管改革开放后大兴修桥梁路网,但到现在仍有50多个横水渡。足见水运在江门的重要地位。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港航管理科科长黄新阳告诉记者,江门港航资源十分丰富,是历史上最早设海关的地方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由于陆路交通落后,从粤西一带到广州的大部分客流,都得通过水陆联运在江门中转。每年江门到梧州及广西其他地方的客运量都很大。但是,近些年,随着陆地交通日益发达,粤西一带的水陆联运和广西的水路客运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港澳线的快船,也逐年萎缩,基本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货运方面,更是面临重重问题。
  “江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船小、码头吨位小、船舶公司的经营规模小,这也是今后江门在西江发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地方水运资源这么好,却没有大船、码头没有大公司的进驻,航道不能通大船,没有大吨位的港口,这些都是江门的弱势。”黄新阳说。
  如今
  港口航道建设成短板
  记者从江门市交通运输局港航管理科得知,目前,整个江门有各类运输船683艘,码头150余个。预计到2011年4月底,待水泥船完全退出运输市场后,我市的营运船舶将是591艘。其中,集装箱为主的港澳线的船有80艘,其他是内河沿海的船。客船有29艘,除了两艘行驶港澳线,其他都是川岛线。整个江门市的水路货运量到“十一五”末已超过3000万吨,集装箱的运量约为45万标箱。从江门港码头的情况看,码头货物吞吐量约为5000万吨,码头集装箱的吞吐量约为70万标箱。
  现在江门船舶的总吨数约为27万,载重吨为37万。五年前,江门的单船载重吨约250吨,到2010年末,江门的单船载重吨提升迅速至约633吨。黄新阳说:“江门的单船载重吨还是偏小。船和码头越小,地区的经济就越受限制。港口、码头、船舶,及运输结构有待调整。”黄新阳认为,江门水运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航道。在崖门航道疏浚后,江门港航事业有可能再次腾飞。”
  据介绍,崖门出海口是广东省八大出海口之一,是地位比较重要的出海口。从航道局得到的数据显示,整个航道有能力通行大船,但是崖门出海口有瓶颈。理论上现在整个崖门水道到银洲湖这一段,全潮可以通行5000吨,乘潮可以通10000吨。但是大船根本进不来,所以西江的利用率不高。
  “想进,进不来,没办法,现在的航道只能进几千吨的船。”黄新阳举了个例子,像新会双水电厂用煤量大,前年造了两艘35000吨的运煤船,但是没有码头停靠,航道也进不来,从远海运煤后,只能到珠海高栏港靠港,然后再用几千吨小船分批运达,很麻烦。码头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有大船公司,有了大船公司,码头就能兴旺发达。“假设未来航道二期疏浚完成,银洲湖或将可以进入20000吨到30000吨左右的船。航道的问题逐步解决,码头建设的跟进,进港的船舶也相应提升,就会迎来发展机遇。随着下一步航道的疏浚、改造、运输结构的调整,整个江门的航道、水路运输的格局将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黄新阳说。
  未来
  通江达海
  “中转站”
  港航管理部门曾规划过:银洲湖内可通内河,外可通远海(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不久的将来,待到航道升级后,码头吨位、载重吨位提高,大吨位的船可以进到天马港、银洲湖,银洲湖完全有可能成为物流集散地。江门物流业可以借助银洲湖的江海联运,辐射到粤西,及广西、贵州等西江上游一带。同时,上游沿江至远洋送货,以江门为中转站,比直接到香港中转有利,距离近且成本相对低。届时,江门接到的货物,近海的可以直接送达,远洋的“喂”给香港、深圳盐田等大港口,延伸能力都将大大提高。
  随着国务院出台《意见》,业内人士认为,江门的水资源很丰富,应该要发挥作用。近几年交通部、国务院、广东省对水运发展越来越重视,投入也大。在国务院、部、省的重视下,航道疏浚、港口建设等方面在政策的扶持下,西江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江门水网地带的水运前景都将更好,可以利用内河航运干线跨区域、通江达海、物流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临港产业开发园区,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带动内河水运需求的增长。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飞鸣在谈及“十二五”交通运输主要任务时也提到要加大港航建设投入。据悉,今年,江门将壮大航运网络,发挥银洲湖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快广海湾的规划建设,加大高等级航道整治力度,争取打破我市航运发展的瓶颈。突出地加快港口、航道、码头建设步伐,加快崖门5000吨级航道整治、新会港区二期工程等8个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崖门水道30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台山市广海港区三期工程(广海湾港区)5万吨级通用码头防波堤及航道工程前期工作,提高水运服务能力,推动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全面建成。同时,将配套加强港口、航道、码头后方的高速公路、铁路等集疏通运道建设。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江门水运发展前景广阔,黄新阳说:“崖门3万吨级崖门航道的升级改造是比较大的手笔,假如通过三、四年的时间,航道修好了,码头建好了,就能够进入2-3万吨的大船了。这些条件具备后,崖门水道直通江海、直通国外的优势就将体现出来。再加上银洲湖江海联运,到时候,江门的水网才真正发挥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