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南岸区巴南区共建江南新城 打造重庆第三增长极

2011-3-19 15: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南岸区巴南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 
  五年初步建成 高端人口聚居区 商务服务功能区 总部经济区
  本报讯(记者 李伟) 昨日18:25,巴南区区长段成刚与南岸区区长刘宝亚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南岸区和巴南区共同建设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两区携手推进江南新城建设,未来五年,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根据协议,两区将在江南新城实现规划共绘,联合建设江南新城。同时,争取市里及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全力助推重庆经开区建设。
  未来两区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依据协议,两区将设施共建,重点加强巴南南岸滨江路、渝南分流道、沿江高速、东城大道、茶(园)惠(民)路、广阳木洞滨江路、轻轨、铁路东南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衔接,重点构筑和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
  在产业方面,两区将合作共兴。建立透明、便利和规范的投资促进比例,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旅游业、现代都市农业等,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此外,两区还将资源互享,互相开放市场,促进人才、技术等要素交流合作。
  为了推进合作,两区将建立领导推进机制。双方区级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合作中的重大事项。还将建立日常协调机制,分别在两区发改委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推动协议提出的合作事项。
  为什么要打造江南新城?
  与两江新区、西部新城成三足鼎立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基本完成主城战略布局,形成主城北部有两江新区,西部有西部新城的战略格局,而独在东南部缺乏支撑。重庆南部片区的南岸、巴南两区,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商缘相连、利益相关,民间交往和经济社会交流频繁,具有良好的合作渊源和基础。2007年,两区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南岸和巴南提出共建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的战略设想,力争和两江新区、西部新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推动全市战略格局均衡发展。
  通过建设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可为建设“重庆二环沿线万亿工业板块”提供广阔的战略平台和重要支撑。同时,作为重庆向南出海大通道的桥头堡,南岸区和巴南区还是重庆联系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重要门户。通过布局江南新城,将进一步增强主城南部的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引领渝南黔北地区加快发展。
  江南新城未来什么样?
  建成与主城同步的商务服务功能区
  依据协议,在江南新城区域的南坪、弹子石、鱼洞、龙洲湾、李家沱地区,重点建设现代化城市群;茶园和界石、鹿角、南彭等地,重点发展新兴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并争取将界石、鹿角作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展区。
  在江南新城建设中,两区将以高规格、高起点作为建设要求,通过产业提升、功能提升、形态提升并举,培育南坪、龙洲湾区域化商务办公、商贸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辐射重庆主城南部的商务功能区、现代化购物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到2015年,初步建成与主城同步的商务服务功能区、高端人口聚居区和总部经济区。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新城还规划有重庆三大物流基地之一———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主城最大、西部一流的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基地。
  江南新城有何目标定位?
  五年成为主城第三增长极核心载体
  至2015年,江南新城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18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成为主城第三增长极的核心载体。加大城市开发力度,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窗口和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建成主城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重庆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主城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重庆建设西部地区服务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基地、出口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成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努力,将江南新城打造为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
  昨日,南岸区与巴南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建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的战略设想,力争与两江新区、西部新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推动全市战略格局均衡发展。
  那么,这两个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两个区的领导都有些什么想法?对于这两个区的抱团发展,其他区县有何看法?市级相关部门有何建议?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相关人士。
  市发改委主任 杨庆育
  江南新城将写入外环发展规划
  “巴南区和南岸区签订共建江南新城、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非常有意义。”昨日下午,参加协议签字仪式的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表示,这对我市主城三北地区以及西部区县的未来合作,都有借鉴意义。
  “本来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但一进会议室,却感觉到气温在上升。”杨庆育以开玩笑的形式,来说明两区合作经济发展的热火朝天。
  昨日出席这一签字仪式,杨庆育不仅代表市发改委,还代表副市长童小平对两南地区签订这一协议表示祝贺。
  杨庆育认为,两南地区签订合作协议正当其时。“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十二五宏伟蓝图已经描绘。巴南区和南岸区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在两区范围内有效进行合作和资源配置,非常有意义。”
  杨庆育认为,巴南区和南岸区合作建设江南新城、共同打造主城第三增长极是有条件的。主城区将形成两江新区、西部新城、江南新城“一区两城”的发展格局。预计通过十二五的发展,“一区两城”将成为我市主要产业的三大集群。按照去年的统计,巴南和南岸两区经济总量占主城区的18.35%,十二五末将会提高到22%~23%。
  “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我国东部许多城市开始‘腾笼换鸟’,像渝中区同样也在‘腾笼换鸟’。”杨庆育说,两南地区面积占主城区面积的38.5%,具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杨庆育透露,市政府正在制定外环发展规划,江南新城将写入规划。江南新城将是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亮点。巴南区和南岸区携手合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考虑不谋而合。江南新城发展好了,还可拓展到綦江县和万盛区,可在十三五时带动南部其他区域的发展。
  杨庆育认为,江南新城将是主城区经济发展主力舰队之一,建议两南地区要高度关注科学发展,关注发展方式转变,注重发展的结构和质量。建议充分利用好经开区的牌子和各种政策,向环樵坪地区延伸,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开区这个牌子的资源最大化。
  “希望这一个协议,是一个真正的协议,为‘三北’和西部区县树立一个打破行政区划来搞合作的榜样。”杨庆育说。
  南岸区委书记 夏泽良
  三北地区对两南地区形成压力
  对于南岸区与巴南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岸区委书记夏泽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两区合作的一件大喜事。
  夏泽良曾任巴南区委副书记,两区的合作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当时茶园新区开发时,就曾经动到巴南区鹿角的土地。但当时的合作没有跟上来。”夏泽良说。
  而夏泽良到南岸区任区委书记后,对与巴南区的合作非常关注。
  “我给区里相关领导和部门说,对于连接巴南的通道,包括渝南分流道和滨江路,都要主动去打通。当然,这有利于巴南区的老百姓到南岸区来消费,同时也为两区的交流搭建了交通平台。”夏泽良说。
  两南地区携手,在夏泽良眼里,同样有主城未来均衡发展的问题。
  夏泽良说,主城三北(江北、渝北、北碚)地区有两江新区推动,而两江新区政策优惠、工作力度大、市里支持强,只要工作努力,就会形成与两南地区的竞争态势,两南地区肯定压力大。
  为了支持南部地区发展,我市将经开区交由南岸区,就是要通过这个国家级开发区来带动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南岸区和巴南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主城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夏泽良说,经开区的面积已扩展到50平方公里,未来经开区将是南岸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为此,经开区将辐射到巴南区的部分区域,包括鹿角和南泉都可纳入经开区的范围。
  “南岸区愿做江南新城建设的排头兵,推进江南新城建设。十二五期间,江南新城将初步建成,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夏泽良说。
  巴南区委书记 李建春
  要与两江新区和西部新城鼎立
  “全国两会结束,十二五征程刚刚开始,就迎来了巴南区和南岸区合作的春天。”昨日下午,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巴南区与南岸区将共同建设江南新城,打造与两江新区、西部新城三足鼎立的全市发展格局。
  去年12月30日,李建春从市外经委主任的职位上履新巴南区委书记。在几天后召开的全市两会上,这位新任区委书记就提出了打造江南新城的战略思路。
  对于巴南区与南岸区的关系,李建春昨日用了“亲戚”两个字。
  李建春告诉记者,巴南区和南岸区自从2007年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如同走亲戚一样,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巴南区与南岸区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商缘相连、利益相关,民间交往和经济社会交流频繁,具有良好的合作渊源和基础。
  “十二五大幕开启,我市迎来了二环时代。”李建春说,重庆迎来了大开发大拓展的时机,要建成1000平方公里和10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作为主城核心区的巴南区和南岸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建春说,十一五期间,我市基本完成了主城的战略布局,形成主城北部有两江新区,西部有西部新城的战略格局,而独在东南部缺乏支撑,这不利于主城区的均衡发展。
  李建春说,巴南区和南岸区已有坚实的合作基础,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必将迎来两区合作的新篇章。“两区将是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将把江南新城建成主城第三增长极的核心载体。” 记者 李伟 文 记者 张质 摄
  九龙坡区区长丁洪
  西部新城也有抱团合作理念,且一直都在执行,今后还会抱团合作得更密切、更好。
  西部新城主要包括“三区一县”部分区域,分别为沙坪坝区西部八镇、九龙坡区西部九镇,以及江津区、璧山县等部分地块,面积约1565平方公里。这几年来,西部新城的铝加工业、汽摩产业、鞋业、微电子产业和物流中心高速发展,年工业销售值约占全市的1/3。此外,沙坪坝至璧山板块、双碑隧道、双碑大桥、华岩寺白市驿板块发展非常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抱团发展,争取成为重庆最能吸金的板块。
  沙坪坝区副区长 刘永
  合作是大趋势。从宏观看,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在签订合作协议。从国内看,国务院刚刚批准成渝经济区规划,包括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都发展得非常快,这说明合作是大趋势。所以,我非常赞赏南岸区和巴南区的联手开发,相信能取得丰硕成果。
  对于沙坪坝区来说,目前和周边的九龙坡区、北碚区、璧山县实际上合作非常紧密,只是还没有上升到互相签订合作协议的高度。但是,我相信随着进一步发展,区委区政府会与周边区县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资本、人才、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整合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记者 刘邦云 王渝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