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体系必要性
2011-3-21 15: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不仅使千千万万的日本民众失去家园,也对中日间的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影响。因为日本是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配件、半导体等原材料供应商。此次发生地震的东北地区又是日本主要的工业生产区,很多工厂因为地震停产,并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震前规模。
这给其下游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有报道指出,未来几周全球的科技企业预计将面临零部件成本上涨的局面,还有可能产生产品短缺问题。而据记者了解,不仅电子行业,汽车、食品、化妆品,甚至装备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天津吉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化妆品容器为主的日资企业,其日常生产的大部分原料都来自日本。此次地震后,原材料无法供应,几乎使吉田陷入停产的尴尬境地。吉田公司总经理浅川均向记者表示,为了避免停产,该公司目前正试图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但浅川均也坦言,吉田公司对供应商的产品品质有自己的要求,就算是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还要对其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这也需要有个过程。
相信吉田公司遇到的情况,在全球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的今天,绝对不是个例。某生产制造企业就表示,因其来自日本的配件只有一个月的库存,受地震影响,供应链断裂,后续配件何时到达还未可知。“我们目前已经不敢再接订单了。”该企业负责人说。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所有企业都将降本增效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因此,精益化生产、精益化供应链等生产管理方式层出不穷。在供应链建设上,很多企业也喜欢把上下游企业同自己“绑”在一起,选择最好的供应商,选择No.1的经销商,实行供应链协同。不可否认,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降本增效,增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单一的供应链模式在高效的同时,也注定了其脆弱性。比如,这次大地震,就让很多依靠日本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吃了不小的“闷口亏”。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在强化供应链协同效应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同样是在此次地震中的一个例子。海信科龙生产的电器,其中有不少零部件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供应商的供货中断。海信科龙马上从其他供应商处调集了相关零部件,保障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对此,海信科龙总裁周小天表示,海信科龙在生产过程中,正是由于采取了多元化的供应链战略,才保证了在这次突然原材料供应中断时,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