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低碳武进建设意见出台 全力打造全球知名低碳城市

2011-3-6 13: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3月4日,武进出台《关于低碳武进建设的意见》,同时发出了《低碳武进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的征求意见稿。

    低碳武进建设,武进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低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引进1000家符合低碳产业重点发展要求的各类制造业、服务业和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1000名各类低碳领域专业人才,建设1000万平方米各类低碳建筑,围绕低碳产业发展完成有效投入超1000亿元,引进1000项低碳新技术”。

    在“低碳武进”建设中,武进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低碳导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根本,紧紧围绕低碳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施政方式三大领域,牢牢盯紧低碳产业和低碳建筑两大重点,始终坚持控制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手齐抓,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与时俱进推动低碳发展,大力提升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着力把武进打造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低碳城市,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低碳不是口号,低碳是武进的决心。武进低碳建设将拓展六大重点。

    大力打造低碳产业。加快发展低碳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推动冶金、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快实施节能技改,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力度,加强节能管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按清洁生产要求推进节能低碳项目建设,积极创建低碳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低碳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与城市化融合并进,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大力发展旅游业,塑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基础和综合交通优势,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优化提升商贸服务业,全面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市场水平,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工业设计、动漫创意、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打造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低碳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完善以“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加快提升农业集聚集约水平,大力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围绕农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农业规划化生产,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园区,围绕花卉苗木、优质水稻等区域农业特色经济,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坚持用低碳理念编制规划,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推行“紧凑型”和“混合功能型”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以低碳和谐的规划布局引导城市建设的科学低碳;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建筑物朝向、通风,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推进建筑设计与太阳能光电产品的结合,积极提高房地产开发中的精装房比例,着力打造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筑体系;坚持用低碳理念完善监管,在规划许可、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严把节能关,把建筑节能标准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用低碳理念改造既有建筑,以公共建筑为重点,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建筑节能改造。

    大力构建低碳交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能力,继续实施路网优化改造,科学设计路网功能结构与布局,提升高等级公路比重,加快道路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着力优化交通结构,积极降低交通运输能耗,加速交通运输业的集聚集约,大力加快物流业发展,加大航道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水运业,坚持“公交优先”战略,优化公交网络,增大公交覆盖面和覆盖密度,完善换乘枢纽,提升服务体系,提供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促进交通能源低碳化,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标准,鼓励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环保节能型汽车,大力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并建设相应基础配套设施,积极发展电动公交,提高新能源车车辆的比例,积极推进慢行系统规划和建设,尝试探索“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完善智能交通,营造低碳交通环境,积极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人、车、路之间的监控、信息联系和调度能力,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加大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行为规范意识,着力营造低碳化交通环境。

    大力营造低碳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水生态系统、山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为主要元素,加快构建“两翼、两足、一脊、一心”的生态安全整体架构,既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满足生态服务功能,又依托自然资源,将各片区组合成为各具特色、功能明确的组团,继续推行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提高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绿化工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道路河道绿化工程、集镇景观绿化工程、村庄绿化提升工程、城乡绿化管护工程等绿化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绿化网络,营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最佳人居环境,增强区域碳汇能力;注重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淹城森林公园、滆湖(武进)重要湿地、太湖(武进)重要湿地,滆湖饮用水源保护区、横山生态公益林等五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充分发挥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

    大力倡导低碳生活。鼓励单位低碳运营,积极发挥企事业单位在低碳消费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和鼓励单位积极使用节能型设备和办公用品,购买低碳原材料、推进低碳生产、提供低碳产品等;引导公民低碳消费,引导市民改变“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浪费能源、增加污染、高碳排放的不良消费和生活方式,从节电、节气、节水、节油和再利用等环节改变生活习惯,引导人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步降低碳依赖;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加大宣传教育,普及绿色低碳知识,帮助公众解读低碳生活内涵,识别家庭碳排放,引导个人树立低碳生活观念,营造科学合理、健康向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活氛围。

    大力推进低碳行政。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机关;着力推行“低碳公务”,将低碳作为公务活动安排的要求之一,在会议安排、公务出行、公务接待等各方面,围绕低碳,形成制度,逐步推广,严格落实;着力降低行政成本,以提高机关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将降低行政成本作为重点抓手,从电、水、纸、油等细处着手,厉行节约,践行低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