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港:多举措推动港口跨越发展
2011-3-6 15: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陈永进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港口和口岸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更肩负着推进新一轮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此,常熟市口岸办、常熟市港口处紧扣常熟经济发展大局,以推动新一轮跨越发展为主线,坚持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竭力让港口经济跃上新的台阶。
重视规划先行
记者日前从常熟市口岸办、市港口处了解到,去年他们根据常熟港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常熟港近期发展规划》,并对常熟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谋划。同时,他们还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苏州港常熟港区总体规划》,全方位、深层次筹划了常熟港未来发展目标和蓝图。
此外,他们还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了《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苏州港“十二五”发展及建设重点研究》等材料的修订工作,提出符合常熟港实际发展情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上报了常熟港“十二五”期间拟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常熟港2011年政府投资项目等,将常熟港“十二五”期间拟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苏州交通重大建设项目专项储备库,将铁黄沙建设、锚地调整及金泾塘作业区支持保障系统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上级条线及全市的管理范畴,取得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一系列的规划和研究,为常熟港加快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加快码头建设
码头泊位的数量与大小是衡量一个港口或码头规模能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常熟港近期发展规划》,常熟港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41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3个、千吨级泊位18个,增加通过能力约4441万吨。至“十二五”期末,全港码头泊位达到7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全港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达7000万吨。
为达目标,常熟市口岸办、市港口处紧啃既定目标,积极抓好岸线开发和资源整合,不断加快推进码头建设项目,及时跟踪了解港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严格执行港口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简化办事程序,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进各项码头建设项目。目前,常熟电厂3.5万吨级煤码头扩建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华润化工码头改造工程基本完工;理文造纸件杂货码头工程、白茆大型航标船码头工程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另外,常熟港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推进口岸开放
在抓好港口规划,加快推进码头建设的同时,他们还着力做好码头泊位对外开放和口岸扩大开放工作。一是强化服务和指导,加强已开放水域内码头的对外开放和管理工作。根据企业申请,提前将拟开放码头列入口岸年度码头开放计划,及时报备江苏省口岸办,并积极与码头企业加强联系,密切掌握码头工程建设进度,宣传码头开放政策,赴码头现场进行指导;加强与查验单位的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落实查验配套监管设施建设,提前做好开放验收准备;通过组织各查验单位对已开放码头进行年度联合查验,不断提升常熟口岸各开放码头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准备,切实做好口岸扩大开放工作。铁黄沙作业区是常熟口岸未来开发开放的重点,扩大常熟口岸对外开放范围是进一步开发利用好常熟口岸岸线资源和建设大港口的迫切需要。为此,常熟市口岸办积极做好铁黄沙作业区扩大开放的有关前期工作。根据海关总署等五部委和国家口岸办的有关要求,完成了口岸开放范围的申报;将铁黄沙作业区列入“十二五”常熟口岸扩大开放项目,为下一步口岸的扩大开放做好了基础性工作。
突出港口特色
长三角地区港口林立,货源和腹地市场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港口市场竞争态势,常熟市口岸办、市港口处“量身做衣”,注重对常熟港进行正确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周边港口保持着竞争与互补相结合的错位发展关系,实行内、外贸并举,集装箱、件杂货并重的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主要外贸货种的多元化货种结构,保持了钢材、纸浆长三角区域重要中转港和华东地区集散基地的地位。同时,立足港口货种特色优势,不断加大组揽货力度,开发、承接新货种,并完善了常熟港组揽货和航线开辟奖励办法,有效提升了港口企业积极性。去年,常熟港生产总体良好。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040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94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3%和10.5%,再创历史新高。新开辟集装箱班轮支线1条、近远洋件杂货定期班轮航线2条。目前,常熟港累计开辟航线48条,其中近远洋件杂货班轮航线14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34条,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65个国际港口通航通商。
推广信息技术
在现代港口竞争因素多元化、港口经营国际化的今天,口岸和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强化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常熟市口岸办、市港口处不断加大口岸港口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常熟电子口岸建设步伐。去年,常熟电子口岸建设正式全面启动。同时在编制完成《常熟电子口岸规划咨询报告》的基础上,明确了一期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紧张研发,电子口岸基础平台和首期应用系统之一的船舶进出港管理系统于2011年1月实现上线试运行,另外一个应用系统——货运通关管理系统计划在2月份上线试运行。二是完善常熟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江苏省港口行业管理信息化试点项目,常熟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成为常熟港口管理部门管理、执法、服务的重要平台。去年,根据苏州局要求,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完善,实现了与苏州港口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有利于该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发展。三是完成常熟口岸视频监控中心的升级改造,最终满足了海关监管要求,提升了口岸监管效率。
加强科学管理
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科学管理。他们首先强化港政和安全监督管理。注重创新管理手段,规范管理内容,通过开展港口经营秩序整顿、纠查违章、加大依法治港宣传力度、坚持港口经营许可制度等,强化了港口经营人依法经营意识,维护了常熟港良好的经营秩序。同时,通过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管理、开展港口设施保安履约等工作,保障港口安全生产。然后加强口岸综合管理,主动跟踪、把握常熟港码头建设项目进度。同时,充分发挥常熟口岸联检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大通关建设,不断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此外,以共建文明口岸为抓手,不断提升口岸形象。在常熟市共建文明口岸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和推进口岸系统文明共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常熟口岸的凝聚力,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为常熟港的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打破发展瓶颈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常熟港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港口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问题。如:港口货种结构相对单一,特色货种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此,常熟市口岸办、市港口处也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找到了适合常熟港发展的科学定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集装箱支线港,长三角区域重要中转港、临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配套港,具有现代物流特征和亿吨吞吐能力的综合性国际港口。到“十二五”末,将常熟港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生态文明、优势互补、市场繁荣、特色突出、口岸和谐”的港口体系和基本形成钢材、纸浆及制品、木材等八大运输系统。
据了解,下阶段常熟港将根据《苏州港总体规划》、《苏州港常熟港区总体规划》,结合该港相关实际,努力推进铁黄沙作业区、金泾塘作业区内岸线的开发利用。同时,积极抓好港口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常熟港的有关工作;在码头建设中将考虑重点发展公用码头等,提高资源利用率;继续开展好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工作,有效提高码头通过能力,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着力引进大型船公司入驻常熟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积极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方式,加强与其他地区或港口的合作交流,拓展战略合作业务领域,推动常熟港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
(作者单位:常熟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常熟市港口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