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油价 航运企业积极节能降耗
2011-4-10 16: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辛飞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0年里,燃油价格一直相对较低,大约占总运营成本的10%至30%,具体差异取决于不同的运输模式。
2007年以后石油价格急剧上升,货物运输行业必须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这些高价石油的来源包括深海勘探和焦油砂,开采成本随开采难度的升高而增长。
而近期利比亚战争及中东动荡等进一步推高了燃油价格。如果说散货、油轮运输尚能从油价高涨中分享部分利益,集装箱运输业则深受其害。因此航运业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能耗,减少燃油成本支出。那么班轮公司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节油降耗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合理确定加油港口。在认真分析燃油市场变化的前提下,仔细测算油价和船期的得失,再决定合适的加油港口。
其次应批量采购燃油现货。在船舶加油较集中的港口,根据船舶的加油需求和燃油市场的变化情况,批量买进现货。
此外,还要注意燃油的套期保值。燃油价格远期价差的波动提供了锁定成本的机会。根据燃油市场的变化情况,结合船队经营成本,抓住燃油价格相对低位的时候,买进远期期货合同,利用套期保值手段,达到降低燃油成本、规避燃油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而英国劳氏船级社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1985~2008年4500TEU型船舶燃油效率提高了35%。如果将现在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同20世纪70年代的船舶比较,结论就更明显了。一艘20世纪70年代制造的1500TEU型船舶,按25节的速度航行,碳排放量为178克/箱英里(96克/箱公里)。而一艘2007年制造的12000TEU型船舶的碳排放量为44克/箱英里(24克/箱公里)。这个例子说明,在这30年期间,班轮行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提高大型船舶舱位利用率,每箱公里的碳减排效率提高了75%。在高油价和环保意识的双重驱动下,航运业不断追求更高的节能效率,客观上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IMO研究认为,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用于设计更为经济的船型,如提高发动机效率、改进螺旋桨设计、改善废热利用系统,及减少船上能源使用来达到减排的效果,并将其和不同航速加以组合,航运业的节能幅度将有望再提升25%至75%。
通过改善船舶运营,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制定经营策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船舶航线、航速、装载,以及船队管理策略达到节能的目标。
大型船舶低速行驶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节能方式,大部分船公司采取降低航速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一点在欧洲航线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85%的北欧航线采用9艘以及9艘以上的船舶运营,而两年前的主流方式是使用8艘船舶,甚至更少。地中海航线目前也有2/3的航线采用9艘及以上船舶运营。大型船舶低速运营趋势正日益明显,马士基航运已调整亚洲至欧洲西行航线,航速由原来的20~22节降至17~19节;欧洲至亚洲东行航线,航速将进一步降至14~16节。
总体看,航运成本因油价暴涨而不断升高已是定局,绿色航运也是未来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而,节能降耗将成为航运界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