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紧抓机遇 全面盘活南京内河水运

2011-4-20 15: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南京,滚滚长江横贯东西,滁河、秦淮河、水阳江等江河密布,石臼湖、固城湖等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
  南京,现有内河航道53条,总里程645.04公里,居江苏第一,其中长江南京段总里程达97.7公里;芜申线南京段、滁河南京段、秦淮(新)河三条航道,与长江航道形成“三横一纵”的“王”字形水运网骨架。干支相通、江河联运的水运格局优势十分突出。
  坐拥无与伦比区位优势,紧抓“十二五”内河水运发展黄金机遇,南京内河航运全面建设、高速发展的序幕就此拉开。
  五大港区展宏图 组合发展航运圈
  4月初,记者来到南京市六合区,映入眼帘的是岸边堆积成山的石材。据介绍,六合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石料、红土、白土等建材,每年货物吞吐量有近千万吨,占南京内河水运货物吞吐量60%-70%,是南京水运大区。但与六合区数十亿吨的矿产货物资源相比,现有水运货物吞吐量仅是杯水车薪。
  由于内河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内河港口码头小、零、散,吞吐能力小、效率低,南京水运发展与丰富的水资源相比,与陆上运输总量相比,与交通联运体系的需求相比,均存在着较大差距。
  2010年11月19日,《南京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南京市政府审查,南京市内河港口整治发展终于有了指引。根据规划,南京市内河港划分为雨花台、六合、江宁、溧水、高淳五大港区,包含27个公用作业区,以矿建材料、工业原材料及产品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大力发展内河航运,适度开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及水上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内河港口聚集区。
  为体现港口对内河航运的集疏运作用,五大港区依托干线航道网络,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发挥内河港口对沿河工业园区的短距离直接服务功能,突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要求。
  其中,雨花台港区主要为铁心桥粮库提供水上中转服务;六合港区为沿马汊河的六合科技园区、滁河的红山精细化工园区、龙袍新城等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水上运输服务。江宁港区服务于周边江宁区城市、科技园区、空港新城,并保证沿河电厂电煤水上运输;而溧水港区侧重于矿建材、黄沙、水泥、食盐、煤炭等大宗散货和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水上运输服务,为柘塘工业区、洪蓝工业区、秦源电厂等发展建设提供支持;高淳港区依托芜申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后的通江达海水运优势,为高淳县及周边地区提供内河集装箱中转运输和钢材加工配送服务。
  重金投入基础建设 航道面貌换新颜
  南京市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铁、水、空、管道五种交通方式齐全:高速公路网初步成形且日趋完善,铁路绕行环线的格局正逐步形成,禄口机场客货运规模高速增长,八条区域性的管道运输通道延伸方向基本包括东南西北四大方向和沿江产业发展方向。
  与公路、铁路、民航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飞速发展相比,南京市内河航道建设明显滞后。截至2008年底,在南京现有的53条内河航道中,五级及以上航道为空白,六七级航道仅130多公里,余下均为等外级航道,内河航道成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
  由于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差,船舶运输受限时不得不转驳、减载或弃水走陆,大大增加了沿河企业生产成本,制约了沿河工业经济带的发展;亿吨大港南京港,滨江临河,集疏运通道却几乎全部依靠公路、铁路,集疏运能力大受限制。
  2008年1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全市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与省航道建设基金配套,加快南京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同月,连接长江和滁河的划子河船闸工程开工建设,突破了南京市二十年无航道重点工程建设的历史。
  根据南京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南京市五大港区的主要集疏运通道也正在进行整治升级。如六合港区境内滁河、八百河、向阳河、马汊河都将按五级航道标准整治,届时港区内五级航道将由原来的53.67公里上升为180.21公里。
  步入“十二五”,南京内河航道计划投资44.6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基本实现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20公里,县县通达的高等级航道网初见规模,南京航道正向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展示新貌”的目标稳步迈进。
  亿吨大港重整装 “五位一体”提升综合实力
  回忆过去,南京港荣光无限。早在2005年,就已跨入全国十大亿吨港之列。2007年,晋级全国“百万标箱港口”行列。
  “十一五”期间,南京港整合优势资源、注重功能调整,一手紧抓老港区的挖潜改造,一手加快新港区的开发建设,以外贸集装箱物流发展为重点,港区共兴,实现跨越式发展。
  负重而行,如何才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一直是南京港思索的重点。
  今年《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标志内河水运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推进,预计2015年12.5米深水航道将上延至南京,届时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南京港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海港。
  机遇叠加,更加机不可失。“十二五”期,南京港将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快港口建设,优化港口环境,努力推进港口、物流、产业、园区、城市“五位一体”互动发展。重点推进龙潭、西坝、七坝、铜井等四大公用港区专业化码头建设,建成龙潭和西坝两大核心港区。同时,加快龙潭江海转运主枢纽核心港区建设,规划建设占地10.5平方公里的龙潭物流基地,其中包括占地3平方公里的龙潭港保税物流中心;搭建龙潭新城“四横九纵”主干路网和疏港公路,完善以港口为节点的公铁水集疏运体系,实现港口物流的“无缝衔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