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汽车不出“十二五”规划 未来锁定六大任务

2011-4-24 22:4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本月初曾有消息称,原本计划今年正式出台的我国“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确定不出台。在4月18日举行的上海国家车展高峰论坛上,这一传闻得到了证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不对汽车产业出台明确的发展规划。因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即将出台,没必要再搞一个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这也是相关部门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确认这一消息。
    尽管没有了明确的规划作为指导,但汽车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仍然有一系列的发展任务和工作重点。对此,苏波也在演讲中披露了部分内容。他介绍说,未来五年我国汽车行业将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加快零部件产业发展、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提高汽车进出口等六大方面任务展开。
○●十年发展 成绩斐然
    苏波认为,过去十年可能是我国汽车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高速发展期。这十年间,我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平均增长达25%。而如此的高增长也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位置。
    伴随着高增长,企业自主创新也频结硕果。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引进技术及委托开发等多种创新形式,我国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速。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几大车企均开始了自主产业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整车设计等自主开发能力。
    同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取得初步成效。不仅汽车油耗明显降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入市场。而以大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的兼并重组,也促进一大批企业发展壮大,使汽车行业的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大汽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由30.9%提高到2010年的49.1%,前十年生产集中度达到87%。
    而长期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零部件设计制造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形成多品种,全系列的零配件生产体系。出口的规模更是逐年扩大。2010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了56.7万辆,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到了414亿美元,平均增速达到28%。
○●挑战机遇 并蒂而生
    过去十年,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苏波看来,“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依然是“既有新的机遇又伴随严重挑战”。
    他认为,从目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使跨国车企纷纷采用全球采购,模块化供应方式,采用通用部件和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在一些关键零部件领域,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发展重点,这使得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大大提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方向。这些国际市场上的新情况,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至于国内的情况,虽然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市场对汽车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汽车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十二五”期间,居民消费升级对汽车的需求仍将不断增长。“目前我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仅为58辆,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未来随着二三线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需求潜力将会不断显现。”苏波判断。
    面对着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汽车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也日渐凸显。“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消耗量持续上升。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苏波说。不仅如此,汽车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苏波认为,这种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已经对我国对汽车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未来五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环境将会发生深刻变化,行业自身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将不断显现。
    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形势下,目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综合竞争能力弱,以及零部件发展滞后、产业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等一系列问题,都已经到了不得不强化解决的地步。
○●六大任务 布局“十二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苏波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汽车业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扩大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自主品牌,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全面优化汽车产业的技术、产品、组织以及布局结构,不断增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未来五年,汽车业将开展六大方面的重点任务。“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是实现我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关键和核心。‘十二五’期间,大力提高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苏波强调。
    围绕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业要基本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形成持续创新能力,逐步创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其中,尤其要突破高效低排技术,加快实现先进自动变速器,专项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悬挂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并且积极推动智能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上的广泛运用。而在此过程中,国家也将会建立对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以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还要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针对汽车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结构特点,“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大企业集团整合要素资源,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高全行业规模效益和企业竞争力。而在产品的结构调整方面,除了要进一步满足二三线市场和农村市场的产品需求,提升下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之外,还要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性能质量、销售服务水平。
    还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要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苏波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稳步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的制度。
    此外,还要加快发展零部件产业。“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同时鼓励拥有核心技术,并拥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进行跨地区兼并重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并且,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鼓励汽车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零部件产品,打破区域之间和企业集团之间零配件配套的障碍,建立开放、公平的零配件配套体系。
    汽车服务业作为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也将会加快发展步伐。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服务体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和规模的汽车服务企业。为此,将在未来五年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以及汽车租赁等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支持有条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向服务领域延伸,并且不断完善汽车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
    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与国外的合资合作,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资源,同时还要继续积极引导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提高出口企业的门槛,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适合国外市场需求的产品,及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培育一批为全球主流汽车公司配套的骨干零部件企业。”苏波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