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新能源汽车须正视“成本论”

2011-4-4 3: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枭冬
    众所周知,发展新能源汽车意义非凡,其既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的需要,也是未来世界对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要求。因为随着传统能源日益 “吃紧”,新能源成为日后各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已在所难免。甚至简而言之就一句话:只有开上了新能源车,才能继续驶遍天下。
    日前就有报道称,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某行业分析会议上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现已上报国务院,不日将批复公布。此外,某国家电网内部人士也对媒体透露,国家电网将在全国布局近百个充电站,“不计成本”地在“形象上造势”。
    这当然都是好消息,起码它们说明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之路已然开启,且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未来发展无疑值得期待。可即便新能源汽车的大风骤然刮起,推行新能源汽车的难度依旧不小,若是真想取得阶段性胜利,谨慎之余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工作不仅需要依赖强硬的技术做支持,更需要解决的仍是眼下消费者基本上 “买不起”的烦恼。所谓前期造势或许可以 “不计成本”,但对消费者购车而言,无论如何都不能置成本于不顾,特别针对眼下大规模发展的电动汽车,成本难题尤甚。
    而话到这里,就不得不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成本到底多少?这些成本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所起的阻碍作用又有多大?笔者分析,既然一些地方政府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采购电动汽车都是花费不菲,一般人采取观望态度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笔者想就 “成本”问题建议,不妨将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一热点说得再透彻些。比如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外,是否也能享受更多 “照顾”,像是上海、北京等地车牌的解限等;一款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理应列出清单,从而帮助消费者真正理解驾驶新能源汽车之利,吸引其主动购买;而除跟进消费速度搭建相应设施,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价格和质量外,新能源汽车在试点城市的推行效果也应尽量直观呈现出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