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商用车企“十二五”规划大起底
2011-4-4 3: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不仅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在这份被视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领的文件中,“汽车”就被提及了6次之多,涉及到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技能型汽车等诸多方面,充分彰显了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受重视程度。这无疑为“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商用车也借“十二五”规划的“东风”,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要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的关系。而这“五化”中,至关重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对于我国商用车市场的影响可谓是深远而又直接。工业化将会有效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城镇化有望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需求,国际化则会扩宽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这些都将为商用车市场带来庞大的刚性需求,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面对着逐渐增大的市场“蛋糕”,国内各大商用车企业也都“摩拳擦掌”,希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此,他们也都拟定了各自的“十二五”规划。本期,我们将对国内三大商用车企业的“十二五”规划进行“解密”,希望能够从中摸清他们的发展目标、布局重点,同时“捕捉”于他们未来发展路径和战略构想的“蛛丝马迹”。
北汽福田:“霸主”继续发威
3月23日,北汽福田对外公布了其2010年的年报。其中,该企业2010年共销售整车68.28万辆,同比增长13.4%,在国内商用车企业中销量排名第一。这已经是北汽福田连续第7个年头稳居中国商用车销量的“头把交椅”,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商用车的销量冠军。
虽然已经蝉联全球商用车销量冠军,成为中国商用车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但是这个商用车“霸主”显然还不满足,在“十二五”期间他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按照其此前拟定的“2020战略”的部署,到2020年,北汽福田的年销量要达到400万辆,其中国内销售257万辆,市场份额超过9%,海外销量144万辆,比重达到36%,乘用车占业务总量的比重超过38%。
这一目标可以说为北汽福田未来10年的发展设定了一个清晰的方向,那就是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企业。为了朝着这样一个战略目标迈进,福田在“十二五”规划中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整车销售突破180万辆,业务收入1700亿元以上,业务利润1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个销售目标,北汽福田在“十二五”规划了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智能电网等)、汽车物联网、金融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重点产业,并且通过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加紧布局。这其中包括已经开始投产的欧曼GTL新型节能重卡数字工厂。据了解,该工厂的年标准产能将达到8万辆,最大年产能可突破10万辆。同时还将在山东潍坊建设年产30万辆的工厂,在长沙新建设年产20万辆中重卡和轻卡的新厂,并且在广东建设年产1万台新能源客车的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战略”中,北汽福田还明确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内容是“5+3+1”,即实现全球5个重点发展中国家产业化,实现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重大突破,而中国作为福田汽车全球总部,未来将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
按照这一规划的思路,在“十二五”期间,北汽福田将正式踏上全球化征程。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具体项目来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确立商用车领域国际领导者的地位。据了解,在2012年,其位于印度的第一个海外工厂将正式开工投产,计划产能将达到10万辆。随后,还将在俄罗斯、巴西等国陆续建立4家工厂。
东风:品质、品牌双提升
在此前披露的东风“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实现500万辆的产销目标,以此在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中争夺亚军座次。为了这一目标,东风为自己确立了“两项重点任务”和“七大重点战略领域”。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自主发展步伐两大任务;以及自主品牌、合资事业、海外事业、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总成、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才队伍七大战略。
具体到商用车领域,东风的实力在四大汽车集团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冠军。2010年,东风全年共产销商用车的数量达到63.77万辆,紧随北汽福田之后。“十二五”期间,作为东风汽车的中重型商用车部分以及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东风商用车为自己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更加夺人眼球——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2010年,东风商用车公司实现年产销中重卡30万辆,同比增幅66%,超行业平均水平。因此,确定这样一个发展目标,东风商用车可以说底气十足。
其实,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东风商用车在2009年就公布了名为“863振兴计划”的中期目标。其中提出到2012年,要将东风商用车打造为中国第一品牌,即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均为中国第一,收益率国内领先。为此还制定了包括商品规划、技术研发、国内外营销、动力总成等在内的10个方面的重点措施。
实际上,东风“十二五”规划可以说与“863振兴计划”一以贯之。所以,在“十二五”期间,东风商用车仍然要积极推进此前设定的十大措施。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风商用车的动力总成项目。作为“863振兴计划”的核心,该项目已经于去年11月底正式开工,一期投资26亿元、占地2600亩,主要生产自主品牌的大功率商用车发动机和14挡重型变速箱。这些拥有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对于东风商用车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考虑到未来在汽车市场,品质和品牌将成为竞争的焦点。同时,伴随着产品同质化的不断升级,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就必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特性和品牌的价值。所以,在其“十二五”规划中,东风商用车明确提出要通过核心能力的提升来实现价值的增长和高效的运营。为此,公司还确立了包括品质和品牌战略在内的几大发展战略。
一汽:自主研发再突破
根据一汽集团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一汽的整车销量将突破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比例将超过50%。而一汽为解放设定的“十二五”目标则是,到2015年,实现卡车销量42万辆,其中中重卡销量突破32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5%。并且适时导入轻卡,将解放品牌打造成中国商用车的第一品牌。
按照这样的规划,一汽将在“十一五”投资129.1亿元的基础上,“十二五”将再投入研发费用190亿元。此间,一汽对于一汽解放自主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其研发的重点将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电子等多个关键性的技术领域。不仅如此,在新产品研发、资源调配和体系能力建设上也将对解放进行全面的支持。
在产品方面,一汽解放为了提升自身的产品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发出25款整车新产品、17款发动机、18种变速器、11种车桥。对于其明星主打产品J6,一汽解放希望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应用AMT、新刹车系统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J6系列产品操控性和节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在全新技术平台上打造的第七代重卡产品——J7也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解放计划用5年的时间完成对J7的研发试制和量产,预计2015年正式投放市场。据了解,该车型不但在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上有大的提升,而且还广泛应用了最新的汽车电子技术成果。
而在扩大重卡市场份额的同时,解放在未来的5年还将加大对11L、13L产品的投入力度,推进中卡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此外,一汽解放还将进一步补足其在自卸车和专用车的软肋。据了解,其未来有望再油罐车、粉尘车的研发上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对于一直困扰着解放的产能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也会有大的改观。目前,一汽解放10万辆商用车项目已经正式落户成都。而在未来,其在成都、长春、大连、无锡和青岛的四地五厂也将加快产能扩充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