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人人有责
2011-5-1 7: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张颖川
维护交通安全、治理交通拥堵不只是交管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贵州黔东南三穗县56岁老人义务疏导交通25年,其“老而弥坚”的毅力和志愿为社会服务的公益精神着实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与刘兴德老人的事迹相仿,在太原市解放路府西街口人流不息的马路上,人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人行横道旁,义务协助交警同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维护交通运行秩序。老人一只手举着一块自制的交通安全宣传牌,写着“饮酒切勿开车走”、“家人愿君平安归”的警示语,提醒司机及路人安全第一,避免酒后驾驶、随意闯红灯、横穿马路等恶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面小红旗,写着“珍惜生命”的提示语,劝告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定,爱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老人的行为引来一片叫好之声。
我们在为上述两位老人的事迹发出赞叹之声的同时,也应该思考: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两位老人长年如一日奔波在交通一线,义务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维护交通运行秩序?在笔者看来,主要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意识。
然而,在马路上,让人看到更多的行为是与两位老人的作法相悖。无论是社区街道大街小巷,还是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关于“维护交通人人有责”方面的宣传随处可见,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注意过?又有多少人付诸于实践过?更让人失望的是,人们不仅没有从自身做起,去维护交通安全,反而诸如强行超车、加塞抢行、不礼让斑马线、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非机动车闯灯越线、行人过马路乱穿乱行等交通陋习屡见不鲜且痼疾难消。
而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关键是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自觉维护交通安全、稳定交通秩序的责任和意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越来越严峻的交通形势迫切要求提高全民意识,这已成为治理拥堵、维护交通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当然,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能像上述两位老人那样为维护交通安全长年义务奔波不辞辛苦;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比如,我们可以做到不斗气超车、不加塞抢行,可以做到礼让斑马线,不闯灯越线……笔者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去落实,治理拥堵、维护交通安全就不会成为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