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零售因何成为“收租院”?
2011-5-25 23: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叶檀
物流高成本的原因何在?央视对物流费、运输费、销售费用等进行各项成本进行一一梳理,发现每项成本都在上升。经过调查发现,超市费用推高产品零售价3倍。
进场费实质上是一种大型零售企业的租金,是商业企业相对于生产企业优势地位的体现,诞生于中国连锁业发端之时。20世纪90年代,家乐福等国际零售业巨头在中国急剧扩张,之所以难免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扩张成本以入场费等各种方式转嫁到生产企业头上。
这是商业急剧扩张之时的伴生模式——生产企业依靠不断扩张的零售业巨头争夺全国市场。而零售业巨头加快扩张,进一步巩固了其收取进场费的霸主地位,企业不得不缴纳越来越多的费用。以至最后各种收费名目匪夷所思,如开户费、节庆费、新店开张费、老店装修费、新品费、条码费、合同续签费、海报费、堆头费、信息共享费、促销员管理费、咨询费、促销服务费等,所有这些收费说到底是商业企业收取的租金,租金有多高,说明该商业企业相对于其他商业企业、相对于生产企业的优势有多厚。
不管政府权力部门也好,企业也好,只要没有制度约束,必然把租金推高到极致,最终必然恶化为让商人噩梦连连的“买路钱”。每个机构、每家企业骨子里都有收取租金的冲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进斗金是许多人的梦想。但由于有了反垄断法在侧,各家拥有收租权的企业不敢造次。在日本等国曾经出现依靠收取进场费用、延长账期的扩张方式被坚决扼制,政府两手抓,一手严格执行反垄断法律法规,另一手大力发展本土、本地、便捷的商业渠道。
目前我国的商业企业租金已经劣变,成为中国消费与制造业的拦路虎。具体的表现就是,收费名目越来越多,导致生产与供应企业不堪重负。因此我们看到了品牌连锁店风行一时,从服装、电器到食品,各种品牌都在建立自己的专售渠道。这说明,目前大型卖场、超市的租金高到超出了企业自建渠道、租房、雇工的费用。
为什么病入膏肓还没有解决?一是反垄断法的板子还没有打到连锁商头上,而相关行政规则执行不力;二是商业连锁已经形成了大资金、大企业的自然垄断,进入门槛极高,而各地政府出于经济理由呵护有加。
两手都不抓,两手当然都不硬,商业霸权由此而来。这样的霸权正在被大型生产企业抛弃,现在已经开始了,只待政府严格的规章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