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南通或将开通多条国际客货运航线
2012-11-1 10:51:00 来源:南通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年前,国家民航局明确,要将兴东机场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辅助机场”。瞄准这一定位,南通亮出组合拳,力推空港加速“起飞”。
10月22日,来自民航、海关、设计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齐聚通城,为兴东机场的发展出谋划策、点拨支招。
10月28日,随着深航首发南通至大连航班,大连成为南通第12座直飞城市;
敏感的旅客发现,南通至部分热点城市的航班密度在提升:除北京南苑外,至深圳宝安的航班,由原先的一周四班,加密至每天一班。
航线增加、航班加密——标志着兴东机场影响力正在悄然上升。
机遇大于挑战
今年5月8日,投资20多亿元的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首期即开通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西安5条航线。据称,今后还将陆续开通厦门、沈阳、海口、大连、昆明等多条航线。
除扬州泰州机场外,南通周边还有无锡、常州、盐城3个省内机场。按照GDP总量、人均GDP和人均收入3个指标考量,兴东机场的吞吐量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以2011年为例,尽管旅客吞吐量近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00吨,在全国178个通航机场中分列第95位、第50位,但增幅和往年相比有所回落。
不过就长远来看,南通空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9年2月22日,国家民航局在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南通机场建设发展,将南通机场总体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辅助机场”。
兴东机场总经理陈林认为,这是南通空港的发展指针。此前的3年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机场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空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 2011年5月,共投入5.53亿元,实施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将飞行跑道由2400米延长至3400米,以满足国内各种主要机型的起降要求。同时,建设 1911米飞行滑道,同步提升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工程于去年底竣工后,兴东机场飞行区条件跻身省内第一方阵。
南通对外交通的改善,也为这一愿景提供强力支撑。2008年苏通大桥通车后,沪通两地地面交通条件逐步改善。2011年崇启大桥建成,南通机场到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的地面通行时间均缩短至75分钟左右。
据统计,今年1—9月,兴东机场旅客吞吐量255374人次,同比增长43%;货邮吞吐量完成8757吨,同比增长71%;完成航班3368个,同比增长45%;实现营业收入2483万元,同比增长38%。
兴东机场的目标是,探索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机场发展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集货运航空运输基地、低成本航空运输基地及通用航空运输基地为一体的跨区域发展的综合性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保持年增长38%。到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4万吨。到2020年,力争旅客吞吐量达到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7万吨。
挖潜 优化 提升
对照周边机场,硬件设施和外部交通条件不尽如人意仍是制约兴东机场发展的最大瓶颈。陈林表示,今后几年内,围绕项目建设、改善机场形象成为机场决策层的首要任务。
今年5月18日,1435米南平行滑行道新建工程、4万平方米站坪扩建工程获得民航华东管理局行业意见。 6月18日,工程获省发改委核准,计划近期动工,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东方(南通)基地计划总投资约5000万元,主要内容为新建机库及配套设施,新建2个B类停机坪。项目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民航局审批,待项目评审会召开后,即可确定开工日期。
航班和航线是衡量一个机场能级的核心指标。今年,兴东机场加大与航空公司和民航地区管理局的对接力度,继续优化航线。其中,“南通—重庆”改造为“南通—重庆—昆明”,每周3班。 7月份,开通由天津航空执飞的南通—西安航线,由春秋航空执飞的沈阳—南通—厦门往返航线,初期每周3班。
南通—北京、深圳是条老航线,进出港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增长。经商洽,自10月28日起,南通—北京南苑和深圳宝安的航班加密至每天一班。此外,正加快论证海南、呼和浩特新开航班的可行性,跟踪恢复郑州—南通—温州航线。
到10月底,南通空港的客运航线由2005年的2条、2008年的4条,增加到12条。“货运基地”是民航总局赋予兴东机场的四大具体定位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通货运的发展潜力正加快显现。因此,在去年货邮吞吐量增幅列全省第一的基础上,机场今年提出货邮吞吐量增长60%、达1.3万吨,营业收入增长15%、超3000万元的年度发展目标。
3月27日,在兴东机场的全力推进下,顺丰速运开通深圳—南通—西安第2条货运航线,每周5班。
启动口岸开放也被视为做大空港的必由之路。在6月26日举行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张国华提出更高要求:未来5年间,兴东机场应推进国际航站楼建设,开通国际航线,大幅提升国际货运量。
市领导的期望和国家规划一脉相承。今年上半年,兴东机场的扩大开放列入国家口岸规划。预计2013年内,兴东机场可以实现口岸临时开放。
南通未雨绸缪。今年2月,国际候机楼工程建设方案各项筹备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评审,工程概算已经市财政局审核,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工程施工图设计由民航上海新时代设计公司编制完成。预计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年底完成土建,明年6月竣工。
工程估算1.7亿元的联检综合大楼,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计划明年建成。
届时,南通将首先开通至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际和地区的客货运航线。
遥望“空港城”
市委、市政府认为,加快南通空港的发展,是我市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接轨上海、服务长三角、扩大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
2011年9月30日,南通空港产业园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今年上半年,注册资金达2亿元的南通空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的空港产业园开始启动。
按照由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公司编制的规划,产业园定位为:长三角北翼空港物流核心枢纽,华东地区民用航空飞行器维修培训基地,沿海经济带民用航空集聚区,依托兴东机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空港新城。
产业园总体规划数十平方公里,南至金通公路,北至金通三大道,东至规划中的通州城区西环路,西至通洋高速和沈海高速。园区以南通机场飞行区为界分东西两区,其中西区为首期开发区域。整个产业园统一规划,分期开发,一期规划720亩。今年3月,我市成功举办南通空港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暨南通空港经济发展论坛活动,南通空港产业园知名度逐渐为外界熟知。
记者获悉,顺丰速运区域枢纽、华夏航空维修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
总投资1.6亿元的顺丰速运项目计划用地100亩,其中80亩为快件分拣中心,机库用地20亩。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0多万吨。一期工程将建厂房8046平方米,项目已于8月28日正式开工,争取在春节前完成主体施工,年后进行配套安装;
华夏航空维修基地项目规划建设8个机库,第一个机库已开始建设施工,计划建筑面积8236平方米,可望在近期投入使用。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修支线飞机约150架,改装公务机约20架。
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目前通州区兴东镇还在全力推进山东太古、陕西凤凰飞行学院公务机、美国A-PU维修、圆通速递、法国AD.LUX公司公务机基地等项目,主要涉及空港物流、飞机制造、维修配套服务、通用航空基地及航空培训服务等空港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