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园区向何处去
2012-11-14 10: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丁俊发
在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物流园区建设列为重点工程,在各地的物流规划中,物流园区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目前,规划的、在建的全国一共有多少个物流园区,没有精确统计。我个人估计不下2000个。如何评价这件事?
我在2005年7月14日潍坊召开的中国第十次物流专家论坛上讲过一句话,即“建设物流园区是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但不是惟一的经验”,日本、德国等建设物流园区非常成功,但美国、加拿大没有物流园区不能说就不成功。什么事都要因地制宜,不能绝对化。
目前中国的物流园区有三大问题,一是“言必称园”,规划的太多、太乱、太大。城市物流园的趋同化非常严重。有的物流园十几甚至几十个平方公里,有的物流园成了城市综合体,有的把批发市场也叫物流园,这就异化了物流园区的基本准则。在一个城市应该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配置,也可以两级配置,而现在许多城市过多的倚重了物流园区。
二是物流园区缺少样板。中国的物流园
区是否要与国外一样,不一定。中国有中国
自身的特点,但基本规律是一样的。目前
较好的物流园有苏州工业园物流基地,
北京天竺航空物流园、马驹桥物流园,
上海外高桥物流园与西北物流园,浙江
传化物流基地,广州林安物流基地,西
安国际港务区等,但样板还是太少了,特
别是不同类型的样板。
三是运行模式极不规范。如何来运作物流园区,这是一篇大文章,需求决定市场,运作决定成败。目前有政府主导型模式,有地产商开发型模式,有股份公司运作模式,也有委托代理管理模式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不能一刀切,我主张多元化,过两三年才能说哪种模式比较好。
那么,中国的物流园向何处去?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物流园区国家标准中对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即是物流服务商与物流功能在空间的集合。物流园区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由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交通优势明显的区位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企业在地域上的集结地。二是坚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建设物流园的要求,即“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
第二,尽快出台物流园区专项规划。为了防止各地盲目建设物流园区,要实行必要的专家评审制度(不是行政审批),即21个全国性、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可以申报建设2~3个国家级物流园区,经专家小组审定后,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地区级物流园区也要严格控制,产生办法同样实行专家评审制。
第三,尽快修订完善2008年发布的“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第四,要发展与培育物流园区专业服务商。一类是做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一类是为物流园区专业管理服务的,就像星级饭店一样,饭店建成后交一个品牌的管理公司来经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进驻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与管理。
第五,要总结发现与树立物流园区的样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的物流园区有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与综合服务型,都要有样板,鼓励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有一马当先,才能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