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定一:电商的机会在于激发更多潜在需求
2012-11-23 10: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张艳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认为,在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与标准化、规模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工业时代追求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不同,如今的需求大幅升级,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而这种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正是电商发展的机会所在。
为了解决供需双方的矛盾,看来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要做模块化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提炼的模块越到位,就越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说,批量化生产的是生产模块,但是通过少量的加工、组装,就能生产出个性化很强的产品出来。当然这种个性化是有限的,在这种模块化生产方式中,模块的提炼变成了关键。为了适应多样化需求,一定要想办法去抽象一个恰到好处的模块。颗粒度分得不能太细,否则等于没分;也不能分得太粗,否则又无法适应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所以要恰到好处。
另一方面是需求的变革。现在看来,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利用信息化去集单,也就是整合多元化的需求。戴定一告诉记者,一个人的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是个性化的,但是放到更大的范围如全国甚至全世界,可能还是够一定批量的。这种批量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是无法形成的,一定要通过电商、信息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化的技术,把个性化的需求做相对的个性化集单,以此形成需求的小批量、多批次。随后,再通过与供方对接,就能够把潜在的需求变成真实的需求。否则,那些个性化需求可能只会藏在消费者心里,觉得无法变成现实,也无法找到货源。换句话说,现在有了电商这样的信息平台,能够了解到某个性化需求在更大范围内的“保有”情况,或许,全国或者全世界会有10张、50张这样小批量的单子。
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商这样的信息化平台的出现,激发了潜在需求市场。也就是说,在后工业时代,如何把潜在需求变成真实需求,就是要利用信息化平台。这正是电商区别于传统商业的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
“过去我们把电商的优势看作是成本优势,其实这只是在一个阶段内有效,其核心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体现在激发潜在需求。”戴定一告诉记者,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了寻找自己想要的个性化产品,不可能逛遍全世界所有的商店去寻找。但这种潜在的需求是存在的,而通过信息平台就可以把这些潜在需求、个性化需求激发出来,得以实现。
所以他认为,未来对于一般需求,传统商业如ShoppingMall等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小批量、多批次的这种潜在需求,会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商这个渠道来实现。“未来的市场机会,更多是刺激和挖掘潜在需求,这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一个核心,更是电商的机会所在。”戴定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