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缩航运融资业务,谁来填补航运资金缺口
2012-1-18 12: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当前,不管是船东和船厂都面临“手里没钱,心中发慌”的境地。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海事展”高级海事金融论坛上,来自德国、希腊、新加坡、中国从事航运金融的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同探讨目前航运融资业(主要是船舶融资)的现状。当银行尤其是欧洲,谁能成为填补航运业资金缺口的“白衣骑士”?专家们提得最多的是融资租赁。
银行全面撤退
去年以来,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展望未来,全球宏观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航运市场持续性的供大于求,使未来两三年内航运业将难有明显起色,将继续处于低船价、低租金的阶段。
与此同时,全球航运金融市场也受到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近日,欧盟国家债务危机四伏,金融体系问题丛生,银行相继出现问题,令大部分欧美银行再次关闭借贷大门。
传统的船舶融资全球顶尖银行都在收缩船舶融资业务,据Marine Money统计,世界最大的船舶融资银行德国北方银行(HSH Nordbank)提供的船舶融资额2008年接近600亿美元,2009年接近500亿美元,2010年只有300多亿美元;第二大银行Deutsche Schiffsbank提供的船舶融资额2008年达450亿美元,2009年300多亿美元,2010年只有300亿美元。
工银租赁董事总经理、航运金融事业部主管张澄波认为:“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航运市场严重的供大于求,导致了船价和租金水平长期在低位徘徊。特别是欧债危机以后,传统欧洲船舶融资银行纷纷缩减船舶融资规模,极大增加了船东融资的难度和成本。”
事实上,航运业是一个需求资金量巨大的行业,据克拉克森统计,2005—2010年年均资金需求达到1728亿美元。新加坡星展银行任坤璇指出,截至2011年,航运融资缺口达2200亿~24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该不该填补?银行的态度是“不”。 德国DVB集团投资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化工、液化石油气及成品油船部高级副总裁Jan A.Solemslie介绍,德国DVB对自己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9%,比《巴塞尔协议Ⅲ》的规定还要高,在这样的自我要求下,船舶贷款作为一项风险极大的资产,势必会成为银行首先撤销的业务。交通银行邱钧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市场低迷是正常的,通过洗牌,整个行业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这对船东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2009年后因对市场过分乐观而订造的新船陆续进入交付期,得不到贷款去支付船价的话,怎么办?很有可能就将成为那张被洗掉的“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筹得船款实在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很多专家都提到了船舶融资租赁,那么,这种解决方案究竟能不能成为船东的“白衣骑士”?
纠结的船舶融资租赁
在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融资租赁行业业务总量从80亿元增加到7000亿元,共增加86倍,其中,17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总资产截至2011年6月末达到4164亿元。
工银租赁副总裁纪福星认为,中国发展融资租赁的空间很大。融资租赁模式的发源地——美国的租赁渗透率达到17%,所谓租赁渗透率是指租赁交易额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日本的租赁企业也有1000多家,渗透率高达百分之十几,相比之下,中国目前融资租赁业企业大概只有260家,渗透率不足3%。
经过高速发展的三年,进入2011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截至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8000亿元,只比2010年底的7000亿元增加约1000亿元。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限制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融资租赁公司60%以上资产主要集中在中国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作为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工银租赁资产目前达到800亿元,约占整个行业的10%。信贷调控后,融资租赁公司无论融资规模和成本都受到了影响。最近某家公司向工商租赁借款,资金成本是基准利率上浮20%,即便这样,其他公司都纷纷羡慕这笔借款合同,称这样的利率在当今低迷的市场上已经非常低廉:“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就是以成本取胜,它们一日不除,其他融资租赁公司就没好日子过。”可见,现在融资租赁行业的资金成本已到了何等高位,“融资租赁公司就是大耳窿(放高利贷者的俗称),船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找这个行业的。”某业内人士这样感叹。 另外,租赁公司向银行借款还存在风险资产重复计算的问题。银行给租赁借款时,要纳入商业银行风险资产核算,而租赁公司利用借款开展租赁业务时,也要计入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两道核算推高了租赁公司和企业的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资金渠道畅通,鉴于金融租赁行业去年首次被央行纳入信贷规模控制范畴,租赁行业资产规模也无法任意扩张。与银行信贷额度控制类似,央行在参考前年金融租赁行业资产增速的基础上,基本上也给每家租赁公司划定了新增额度。
除了额度控制外,金融租赁公司收取的客户保证金也纳入了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的范畴,要以16%的比例上缴央行,这使得行业的流动性更加紧张。金融租赁公司因此面临两难,减少保证金,意味着需要提高融资利率,但客户一般对利率提高比较敏感,特别是议价能力较高的大型企业,如果不愿意接受高利率,金融租赁公司的利润就会受到挤压,中小企业即使接受利率提高,融资成本也会加大。
当然,对于为何非银行的金融租赁公司也被央行纳入信贷控制,行业也是心知肚明。租赁专家沙泉认为,金融租赁行业结构失衡现象明显,租赁业务80%以上是融资租赁业务,而融资租赁里又有80%以上是售后回租类业务而非直接租赁。售后回租虽然是合规的融资租赁业务,不过由于其与银行抵押贷款类似,很容易被视作银行贷款替代品而迅速做大资产,但“融资”性质大于“融物”本质,不利于租赁行业长远发展。“既然金融租赁公司没有实实在在做租赁业务,而是在做类似银行贷款的回租类业务,那么央行将金融租赁纳入信贷控制,收取存款保证金也不足为奇了。”沙泉认为,金融租赁行业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民生金融租赁总裁周巍指出,金融租赁行业倾向做简单的“类似银行”业务,盲目做大资产,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针对船舶融资租赁业务来说,中国海事局副局长黄何指出,《船舶登记条例》中现有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对融资租赁船舶存在明显不适用的问题,如关于船舶登记港的选择、船舶所有权注销的规定等。因此,中国海事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融资租赁船舶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融资租赁的船舶比照关于船舶所有权登记和光船租赁登记的规定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和光船租赁登记,并从有效监管和简化手续的角度出发便利租赁双方对船舶登记港的选择,规定融资租赁船舶注销登记的条件以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利。
延伸阅读
船舶融资租赁
船舶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船舶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或者建造船舶,并出租给承租人经营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种方式。
中国2007年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自此后至2010年,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起来。目前,中国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商务部及地方商务厅、商委自1981年批准的14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二是中国银监会从2007年开始审批的17家有金融牌照的金融租赁公司;三是约40多家在2009年底前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批的内资租赁试点企业。
融资租赁的优势比较明显,张澄波归纳为9条:一是承租人可保存资本金;二是船舶按承租人的规范完成;三是可能比抵押贷款得到的融资高;四是租金配对收入;五是经营性租赁可免除资产报废风险;六是经营性租赁以表外记账;七是经营性租赁租金可达到节税效果;八是免除建船超资风险;九是再分配税负承担容量去促进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