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船公司资讯

石棉检测机构“把关”级别有待提升

2012-1-20 15: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因个别船舶配件或设备含有石棉成分而导致整艘船舶交付困难或运营受影响,由于船配企业的质量管理缺失使得整艘船出现质量缺陷,这样的案例目前在船舶行业并不少见。当前,船舶石棉虽禁不绝的深层次原因是整个供应链的诚信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石棉检测机构是船舶行业走出“石棉困境”必须倚重的“防火墙”。然而,由于目前国内石棉检测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所欠缺,其“防护”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据了解,石棉大致分为温石棉、青石棉、铁石棉(铁闪石)、直闪石石棉、透闪石石棉和阳起石石棉6种。通常情况下,专业的检测机构能够对这些石棉进行检测,船配企业和造船企业理应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从源头上杜绝石棉的使用并长期监测潜在的风险。然而,目前国际海事界尤其是国际船东界对中国造船行业的石棉管理、控制和检测能力并不信任。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石棉职业病防治和相关职业安全卫生保障方面,目前国内没有形成一整套涉及实验室检测、取样、登记注册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同时,在检测技术方面,国内的整体水平还不够先进,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支持,检测标准的制定工作更是缺乏基础。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制定石棉(温石棉)的检测标准以及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合法地利用石棉,而国外制定石棉尤其是温石棉的检测标准以及进行检测是出于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目的不同,自然导致结果不同。
第二,国内还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石棉检测机构。他们不采用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检测标准,出具了不符合IMO要求的检测报告。这些检测报告的结论给造船厂和船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使船舶可能不被船舶航行经过或到达的港口国的检查组织认可,遭到禁止进港、现场整改、罚款甚至滞留等处罚。
第三,除了国内石棉检测技术发展滞后,国际上对石棉检测标准的分歧也导致我国石棉检测标准不一,检测机构实力参差不齐。据了解,目前石棉检测技术形成了分别以英国、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三个技术流派,其检测标准有诸多不同。对此,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船舶石棉检测专家在出席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会议时,专门就石棉检测问题递交了提案,要求IMO拿出统一适用的技术标准。目前,IMO已经采纳了该提案,并且制定了专门的导则予以解释。
种种负面因素的不断叠加,使我国船舶石棉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据华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石棉检测中心人员在接待船东和造船企业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其检测能力能否达到欧洲的检测水平。不少企业对国内标准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外国客户在选择国内公司作为检测机构时有很大的顾虑。
事实上,这种不信任不仅影响到检测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传导给造船企业和船配企业。如果本土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缺乏权威性或者不被IMO认可,那么,未来相关企业就不得不把产品敬到国外进行检测,也就意味着检测费用至少要比在国内检测高出30%。当前,船市低迷,船价屡现新低,各船企都在想方设法降本增效,石棉检测成本的大幅增加显然是大家不愿看到的。
为此,相关专家建议,首先,船公司和造船企业应该通过查阅相关资质,谨慎选择符合IMO标准要求的石棉检测机构进行合作,确保最终检测结果获得国际船东和港口国检查组织的认可,避免潜在的法津风险;其次,造船企业在采购设备、入库检验等环节要严格进行质量管控,要求船配企业出具最新的(3个月以内)产品无石棉检测报告,对不能提供合格检测报告的企业,要禁止其进入船企的供货商名单;再次,船公司和造船企业要清醒地意识到,仅凭检测结果并不能完全杜绝含有石棉成分的产品上船,还要建立对船配企业的审核、验证和检查等多种制度,逐步完善诚实诚信和勤勉尽职的供应链信用体系,从根本上杜绝石棉上船的现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