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资讯

电商与快递的“落地配”竞合战

2012-12-20 10: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先是‘双十一’,后是‘双十二’。接下来还有圣诞节和元旦。”谈及一个比一个火暴的电商促销,快递员小宋显得既兴奋又无奈。虽然说取、派件的数量多了,能增加不少的收入。但是小宋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以各种噱头大搞让利促销的电商企业在年终岁末上演“最后的疯狂”。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在今年“双十一”当天,仅淘宝和天猫总交易额就高达191亿元。与如此巨大的交易额一同出现的还有比以往更多快递包裹。快递企业对电商的密集促销则是爱恨交织。
    骤然井喷的业务量已经大大超出其承受能力;与此同时,愈加重视客户体验的电商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纷纷自建物流。双重压力之下,快递企业的“落地配”业务该何去何从?快递很忙
    作为快递企业“落地配”业务的最后一环,小宋的切身感受是电商促销给快递企业“落地配”业务带来压力的最直观体现。
    全峰快递北京营运部薛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十一’期间,全峰全网络的业务量大幅增长。11月12日和13日两天,北京营运部的业务量几乎比平时翻了一番,达到9万多票。而我们一天正常的配送量在4万票左右,满负荷运转最多一天能配送5万多票。”
    暴仓让快递企业也很无奈。薛经理指出,“潮汐式”的业务量让他们难以应对,每逢电商促销,一天的业务量是平时的几倍。快递企业不可能仅仅因为备战电商促销那么几天,而在平时闲置大量资源。
    不仅仅全峰快递,面对电商集中促销带来的远远超过运载能力的包裹,使快递行业的“暴仓”、延迟配送不可避免。有专业人士指出,天猫191亿元销售额产生的8000多万件快件,按照9大快递公司平均日处理300万件计算,末端配送将延续到5~8天。
    “目前国内快递企业的日配送能力在2000万票左右,但是‘双十一’期间的日订单量超过3000万票,大大超出了快递企业的承受能力。”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压力在快递企业的分拨和配送环节表现为暴仓、延误、损毁、遗失甚至是退货。
    近几年,我国快递市场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电商市场的繁荣功不可没。“四通一达”的业务量中,60%源自电商快件。但是快递企业的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不断攀升的用工、油价、仓储等成本与快件价格的涨幅也不同步,而且电商还要从中“提成”。有数据显示,在日本、美国,70%~80%的快递收入来自电子商务。而75%的业务量来自电子商务的申通快递,在营业性收入中,电子商务的贡献率在4成左右。电商 “分食”
    电商在不断压低快件价格的同时,其自建物流染指”落地配”业务,这进一步挤压了快递商的生存空间。
    自京东商城、凡客诚品自建物流模式被业界认可之后,一号店、好乐买、亚马逊、腾讯旗下易迅网等电商也纷纷组建自己的“落地配”队伍。最近苏宁正式申请经营快递业务许可。12月13日,国家邮政局在官网上公示了包括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审核情况。不出意外,苏宁获得国内快递牌照只是时间问题。
    在今年6月苏宁易购曾宣布,苏宁电器1800家门店将为苏宁易购提供自提功能,苏宁电器全国近百个仓储中心将升级为苏宁易购的区域转配中心,承担起3C、百货日用品、图书等各产品线的配送工作。苏宁4000个售后服务网点,将增加快递点功能,30000名售后服务人员,还将承担起快递工作。
    而先于苏宁获得国内快递牌照的京东商城,11月底正式向合作伙伴推出物流配送服务。自2007年就开始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商城,目前已经在全国360座核心城市建有850多个自营配送站、300多个自提点,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落地配”业务体系。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李经理告诉记者,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电商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越来越严。落地配这种产品或者说服务形式,无论从服务的时效、服务的质量,还是从价格水平,对电商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电商企业自建物流染指“落地配”业务,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战略需要。
    对于电商在物流市场的一系列大动作,小宋也有所察觉:“写字楼、社区送快件时,遇到身着印有‘京东商城、凡客、1号店’LOGO制服的同行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断有新的‘制服’加入。”
    虽然说京东商城、凡客、亚马逊、1号店、易讯在一、二线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绝大多数都采用自己的物流队伍,其理由为了提升客户购物体验。但这不可避免地分流快递企业的业务量。
    “如果从订量总量来看,至少目前我们没有感觉到来自电商自建物流的冲击。”某快递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商快件总量增长特别快,快递企业“饿不着”;二是他们在北京地区业务刚刚起步,业务规模还不是很大。
    中国COD配送联盟会长许文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业务量的绝对值肯定是增长的,但是电商快件在联盟内所占的比例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文伟向记者透露:“2008年联盟成立之初,我们的业务量占到电商企业业务量的80%。随着凡客、卓越等电商自建物流,这一比例到2011年降至20%~30%。电商自建物流,业务规模大且集中的区域由自己的物流公司配送,不赚钱的才找快递公司。即使在联盟内业务量不大的京东商城,以前一天能有5000单,但是今年下降得也比较历害。”中国COD配送联盟内不乏石家庄万博快递有限公司、郑州速捷快递服务有限公司等区域性的快递公司。
    对于电商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备感压力的快递商也开始向上游“触电”,还以颜色。申通快递则是通过“停止京东部分货物配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路在何方?
    不管快递商是否愿意,“自建物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商自建物流因速度和服务意识优于第三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电商促销导致“暴仓”,电商自建物流分流了快递企业“落地配”业务量,双重压力之下,快递企业如何发展“落地配”业务?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我们将紧跟电商平台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为B2C电商客户做好服务的同时,拓展C2C市场。”许文伟给出这样的答案。宅急送则是寻求一些省级加盟商的资源嫁接,利用省级快递加盟商在速度和价格上的优势,完善“落地配”服务网络体系。不过,徐勇指出,如何对加盟商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服务质量是关键。
    事实上,部分电商企业在自建物流发展“落地配”的同时,也在强化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因为,“落地配”这种服务模式,要求物流网络的全境覆盖。显然,国内绝大多数的电商企业对此是有心无力。
    凡客在今年9月开始人员调整,“瘦身”2000多人,以减轻资金压力。“目前我们自己配送与第三方配送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北京如风达快递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建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凡客之前,天猫与国内9大快递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计划推出货到付款、晚间配送、预约时间、上门退换货、消费者自提等“落地配”服务。
    有业界人士指出,未来电子商务物流的模式应该是,电子商务企业控制仓储体系,而对接仓储体系的配送体系,应该是由第三方的快递企业承担。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电子商务企业“有点无网”的短板,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
    与电商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发展“落地配”,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推动电商与快递的合作共赢,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支持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在此之前,国家邮政局和商务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然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似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徐勇看来,电商与快递商要联动发展,除了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外,还应尽快在两者之间建立联动发展的机制:一是电商企业不要搞短时间的集中促销活动;二是两者要在信息上加强沟通;三是电商平台应与快递企业签订合同,采取快递费“代收代付”的结算模式,从制度层面制止电商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赚取快递费,给快递企业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