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公路罚款盘剥民生利益

2012-12-29 11:0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巢江淮
    北京的机电商报社曾在今年进行了一项历时9个月的关爱司机调查,向全国十四个省份上千名司机发放了问卷,通过实地走访和跟车体验,他们得出调查结果:罚款占到了货车运费的百分之十。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道路运输费用27000亿元,据此推算,公路罚款在2700亿元。
    收费 “在前走”,罚款 “跟后跑”,大货车在跋涉。收费与罚款这只两 “拦路虎”,已将物流变 “蜗牛”。物流的全过程,伴随着 “收费罚款”一路艰难同行,成本就这样在一步步上升。生产者、物流运输者、消费者都统统成为 “输家”。收费与罚款 “给力”CPI狂飙。社会早已形成共识: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活跃,一定意义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罚款经济”是市场经济的 “马路杀手”,也是 “劣质经济”。 “罚款”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一种 “创收”的手段,所谓的 “违规”也变成一种 “资源”,诸多利益依赖于 “罚款经济”之上——为创收纵容超载, “天价罚单”、“钓鱼执法”……有关部门坐收渔利,可是盘剥的是市场的利益、公众的利益与民生的利益,突出表现在物价上,表现在人们的消费成本上。
    利益驱动,可以让 “好人”变坏,让执法变味。 “罚款经济”已严重威胁着执法的公正性,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公信力。分析成因,“罚款经济”寄生在执法权异化的土壤上,在经济利益的 “浇灌”下成长,通常采取乱罚款、乱收费等途径来增加 “营养”。它是滥用职权、权为己 (部门或个人)所用的产物。 “执法”与 “执罚”,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民生至上,民生如天,看民生的 “脸色”,很多经济行为都需要在民生天秤上掂量。当收费经济与罚款经济成为物价居高的 “罪魁祸首”时,成为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 “罪大恶极”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过高物价与物价过快增长,是经济健康发展的 “天敌”,公众利益受损、经济利益受限、社会利益受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划不来的,最不经济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罚款经济”与法制社会相左,与社会公平正义背道而驰。要走出 “执罚经济”的沼泽地,监督机制上的创新与执法者观念上的改变都不可或缺。当然,就目前情况看,一下子不收费与不罚款还不现实,但能否少收费、少罚款?能否进一步规范收费与罚款行为呢?只有让 “执法”、 “罚款”从“经济”中剥离出来,才能更好实现执法的要义和罚款的目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