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快递包裹来了自己却不在家,小区保安室也因怕担责任不愿代收,很多网购达人都遇到过类似事件。网络购物“最后一公里”问题,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昨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明年,我省将挑选部分小区试点网络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智能化第三方社区公共投递平台,为网络商品提供投递、寄存等服务。
近日,家住余杭红枫苑小区的网购达人林女士给时报热线打来电话反映,以前,快递包裹到了她却不在家时,快递员会把包裹暂时放在小区保安室,现在保安却不让临时存放包裹了。这让她抱怨的同时也有些发愁。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如昉介绍,去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网络零售820亿元,今年这个数字更是将逾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全省开设各类网店80多万家,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网络零售企业近80家。不过,尽管我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仍存瓶颈,网络购物“最后一公里”问题比较突出。
陈如昉表示,为构建完善的网络购物体系,明年我省将重点推进城市社区网络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智能化第三方社区投递平台,在农村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提供网络代购和农产品代销等服务。
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的卢处长介绍,此前已有
快递公司通过开便利店的方式,提供快递收发业务,但这样的方式会造成各家快递公司各自为营,不利于统一规范,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商务部门考虑试点建设的,是智能化第三方社区投递平台,不论哪一家快递公司,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快件投递。比如,可以在小区内建一个快递包裹投递站,投递员把包裹放进小区的货柜后,把取包裹密码发送到消费者手机上,消费者利用密码自己到投递站取件。
据了解,杭州
邮政部门此前已在一些高档小区试点投放“智能便民柜”,其功能就与计划建设的智能化第三方社区公共投递平台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