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认证培训

改革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2012-1-7 7: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周雪松
    展望2012年及今后几年,我们还有更多的功课要做,特别是在物流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方面。
    教育体系亟须完善
    我认为,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将是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先从本科层面看。截至2010年年底,本科物流院校大概有410多所。只是,现在不是扩大规模的问题,而是深化物流教学体系建设的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前两年出台了教学指导方案,现在正向各个院校推广,指导院校组织专业建设和教学。总体来说,教学指导方案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专业建设上,现在大部分院校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有一些最近几年成立的物流专业院校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所以,今后教指委还需要强化指导职能,把教学指导方案向各个院校做进一步推广。
    还有实验室建设。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院校都把实验室作为配套进行建设,有一种跟风的因素在里面,这也成为高校争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但是,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基本是大同小异,几个机房,上一批设备,购买一批软件,学生在系统上模拟操作,以实验室软件来替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完全没有发挥出实验室应有的作用。在这方面,我觉得应该有全新的思路来做相应的工作。比如,是否可以建设区域性或地区性的大型实验室,各种各样的场地、设备、形态基本都会有,区域内的学校都可以共用。这样,就可以把资源集中起来,发挥实验室最大的效益。
    再看职业教育。物流职教如何与行业、企业结合得更紧密,这是今后需要做的工作重点。在这方面,校企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由于面临经营环境和自身生存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教育方面往往关注的不是太多。但有眼光的企业应该能够看到,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企业今后发展将是强有力的支持。不过,要让企业真正去做或实施一些具体的工作,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动员更多的企业关注职业教育,呼吁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中来,应该是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今后在职业教育方面推动的一个重点方向。
    在2011年9月举办的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活动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如何推动职教改革创新,对广大学校、物流企业和行业提出了十点要求,如共同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共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创新现代物流专业设置、共同开发物流岗位技能标准等,这些也是行指委今后几年需要具体落实的工作。培训认证有待洗牌
    物流资格培训认证,从全行业来讲,这些年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大家观念上也比较认同,特别是对一线员工以及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目前面临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怎样来提高培训质量。在这方面,中物联前期也做了一些工作,如推出了物流员级别资格认证、资格认证的教材按职业培训需求重新编写等等。从2011年的试行结果看,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做了初步的工作,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还有培训认证市场这一块,有必要进行重新洗牌。目前,有很多培训机构在做物流与采购方面的培训,虽然中物联是以社会责任为主要动力在做这方面得工作,但行业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培训认证机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以,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对此加以规范。另外,不管是中物联的培训认证,还是其他机构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基本还沿用初级阶段的方式,这肯定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所以也有必要对现有培训机构下一步培训的主体和目标做一个重新定位,这是培训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之一。
    此外,就是研究探讨现有培训认证体系与职业教育体制的衔接问题。国家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人才培养质量”试点改革项目中,酝酿已久、即将挂牌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或许可以为我们指明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探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开放大学发展模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将会与企业、学校、行业和城市结成联盟,其中在行业联盟的物流领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开放大学将进行深入合作,探索以行业学院的模式将职业资格认证与学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国家明确要做的职业教育改革上的改变,也是办学思路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是吸收了国外职业教育的一些营养。国外职业教育不太重视从业人员的学历,更重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德国,员工入职后不接受职业院校的培训,是不能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现在我国设立国家开放大学,正是向这个方面做一些探索,试图形成这样一种培训体系,探索从业人员终身学习系统的建立,进而贯穿从业人员整个职业生涯。应该说,这是物流教育和培训一个非常大的方向性调整,我们要紧紧跟随国家职业教育宏观改革的脉搏,进而作出相应的改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