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宁波推出十大工程打造国际强港

2012-2-13 13: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浙江物流网2月13日讯 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战略实施一年来,《宁波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行动纲要(2011-2015)》的出台,以及《纲要》推出十大工程它为加快宁波打造国际强港、推进宁波港实现向"贸易物流港"、"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步伐起到了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宁波在迈向国际强港的征程中实现了重大跨越。 
  2011年1月--11月,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9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41万标箱,继续位居全球前列;港口"短板"逐步改善,贸易物流功能显着拓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的现实基础更加雄厚。 
  一年来,宁波海港口岸新增航线8条,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236条,月均航班1304班,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北仑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大榭港区实华二期45万吨原油码头等项目建成,提升了港口服务能级。截至11月底,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5%,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继续巩固。 
  一年来,港口集疏运网络建设继续提速。宁波市依托浙赣铁路大动脉积极发展港口物流大通道,开通了江西上饶至宁波、台州至宁波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前11个月,宁波港海铁联运集装箱量同比增长超过80%,宁波至华东地区的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个示范项目之一。 
  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航运金融服务迈开大步。总规模达百亿元的宁波海洋产业基金设立,为临港工业、港口服务业等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补充了资金血液。航运保险法人机构正在积极筹建,注册资本暂定10亿元,并将引进国内大型保险机构作为战略投资人。 
  宁波口岸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今年前10个月,异地企业在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达10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口岸外贸总额的比重较上年底提高1.8个百分点。 
  其中,2011年2月25日, 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由陆域经济转向海洋经济,成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先行先试者。 
  加快建设宁波国际强港,《纲要》推出十大工程 
  1.一是新建宁波大榭、穿山、梅山保税港区等一批深水码头, 新增生产性码头泊位28个;二是加快疏港交通建设, 公路形成"一环六射" 为主骨架疏港高速公路网络、铁路形成"五线一枢纽"布局, 通达主要港区;三是推进海铁联运, 完善海铁、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设施, 实现"零距离装、无缝隙衔接"。 
  2.建设物流园区, 提高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快宁波梅山保税物流园区、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港等临港物流园区, 推进海港与空港、陆港及物流园区的联动发展, 推进港口物流业与流通商贸业及临港制造业联动发展;二是完善物流运作系统, 优化物流业务流程, 逐步形成以电子商务为基础新型物流中心,发展数字化物流,拓展物流空间,提高专业化物流水平。 
  3.搭建交易平台, 发展进出口贸易。 一是到2015年力争港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实现市场交易额达4000亿元,重点整合建设镇海液体化工产品市场、镇海煤炭交易市场等15个有影响力市场;二是创新大宗商品交易模式, 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交割仓, 提升宁波四大中远期交易市场功能, 巩固大宗商品区域资源配置能力。三是开发高附加值商品交易市场, 发展进口贸易, 形成宁波商附加值产品的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4.集聚资源要素, 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选择培育进口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建设顶目, 集聚资源要素, 全面展开国际转口贸易、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销配送、构建进口商品经营分销体系。二是加快推进船货代船租赁及航运经纪人等中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打造国际航运后勤服务基地, 设立宁波航运交易机构, 壮大宁波船舶服务业。 
  5.建设智慧港口, 推进信息化运作。一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港口信息化运作和管理体系;二是形成港口、物流、交易、信息和口岸通关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物流全程信息化、电子化运作。三是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年网上交易额突破50亿元。 
  6.做强港口企业, 打造综合服务商。一是鼓励港口企业做大、做强, 共同发展新型临港工业、海洋科教业、海洋旅游业,提升港口产业集群规模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引进国际国内航运龙头落户宁波改变"大港小航" 瓶颈, 实施资本运作拓展港口物流业。 
  7.加大引进力度, 培育临港物流业。一是至2005年全市引进培育15家营业收入在15亿以上的总部物流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市级物流龙头企业;三是全市沿海船舶运输力达刮600万载重吨。 
  8.广升融资渠道, 创建金融新模式。一是创新航运物流信贷模式, 拓宽航运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航运物流保险服务、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高港口资本运营效率;二是做大做优航运产业发展基金, 争取总规模达100亿元;成立宁波专业航运保险法人机构进入运营, 争取实现年保险额达100亿元。 
  9.加强监管机制, 深化口岸大通关。一是加强港口一体化, 统筹宁波、舟山两地港口资源合理布局, 建立有利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口岸监管机制;二是支持港口集装箱江海联运和海铁联运, 以宁波-舟山港7亿吨货物吞吐量和2500万集装箱吞吐量来编制发展规划;三是加强宁波口岸与"无水港"城市、港口联盟及城市口岸协作, 实玩电子口岸对接, 探索多式联运口岸监管的无缝衔接和无障碍流转。 
  10. 发挥保税增值, 打造强港示范区。一是在新一轮发展中,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将建设成为国际强港示范工程, 宁波舟山两地联手推进宁波-春晓-舟山六横保税物流体系核心建设平台作为整体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梅山保税港区优势, 推进宁波港实现向"贸易物流港"、"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 将梅山保税港区打造成为宁波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的核心功能区、浙江省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的先导先行区、国家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