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交界铸路魂——记陇县公路段上川道班
2012-2-22 12:3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圃红艳争春色,小径通幽望深山。古屋小院孤寂日,镐锨留彩伴无眠。
这是陇县公路段上川道班所在地——陇县火烧寨乡原敬老院。历史发展的巨轮使这里远离了物质文明,却让这里聚集了一群可歌可泣的公路文明使者。
闫福荣,全班唯一的党员,也是七名养路人的带头人。三十出头,性格开朗,好玩好动。除传统的班组管理办法之外,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电脑特长,每次劳动竞赛,他带领班员大干的同时,总是不忘把大干场景拍成图片,在县段QQ群里宣传交流。2011年全国干线公路养管大检查前期,他把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活动融入道班管理,制定了“周工作计划与小结”,上周安排,下周点评,进行创佳评差,表扬与批评同步,成绩与不足同评。2011年10月26日,他身患关节囊肿住院,因惦记着班里工作,手术做完刚刚休息数日,就立刻回归岗位。正因为他扎实的班务工作、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使班内氤氲着一股团结正气。
晁宝平,一位年近五十的中年汉子,他继承了老一辈养路工人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又剔除了年轻工人的虚散。自陇县段实行“道班月考核”制度以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内业资料精细化。每月的道班生产统计资料、班务管理资料始终位于前列,遍及全班养护工作、生活、精神文明、安全、卫生等方方面面。工友下班后出车跳马、玩扑克,就是他加班的时候。作为全段年纪最大的统计员,他从不以老自居,不耻下问,对自身的统计工作热爱至深。2011年10月9日,他和工友在上班的路上被一辆摩托车挂伤,他牢记着县段月检查时间,住院几日,病情刚一减轻就出院上班。当月检查,检查人员心里对上川道班内业资料正担心时,却很快被他精细完整的工作折服。
在上川道班,杨改成与王民生同志是比较特殊的两名养路人。杨改成,自1978年从事养路工作以来,已经在道班干了三十多年,曾呆过虫豸恼人的棒树滩,生活困苦的老虎沟,五月飞雪的关山顶,秋日风吼、吃水艰难的峰山,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如今,他和王民生养护3公里2级公路,一道陕甘交界500米的隧道。离家近了,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一分钟,他都操着隧道的心;每一天,都要维护责任路段畅通无阻,不怕工作艰苦,不嫌工资低微,在峰山顶坚守着每一天。王民生,一位下岗职工,妻子无业,儿子正上小学。作为隧道的常驻守护者,枯燥、寂寞就是他的朋友。
一间小屋,一个电磁炉,一方土炕,一把钢铁就是他的全部。和笔者谈起时,他说,和我以前工作的县纸厂大不一样。纸厂是营利性企业单位,每月只为工资养家糊口,别无他念,但在这里觉得还有点其他事情,特别是自己穿着公路服为司机撒防滑沙、做好事的时候,司机的那种笑脸让人心里暖烘烘的。是的,正是这种感觉催生了王民生内心的火热。2010年10月21日,省公路局巡查组上峰山隧道检查,当时王民生正有家里休假侍候住院的岳父,当他接到值班的杨改成伤了腿的电话以后,立刻风急火燎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杨改成的值班岗位。他们两人养护的3公里陡坡路段坡比6.9%,是全段最危险、坡比最大的陡坡路段。养护隧道,要保证洞内24小时照明正常,无积水,干净整洁,是全段责任最大的养护标段。却正是杨改成、王民生这一对收入最少的临时工,常年坚守在峰山之巅。
闫民世,上川道班年纪最小、身体最单薄、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位青工。他2005年毕业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 0 1 1年9月,作为宝鸡公路局聘用制职工分到上川道班。夏日酷热,身背炙阳到日暮。秋雨绵绵,一路泥泞满风雨。冬日飞雪,数不尽的除雪防滑日……但这些并没有吓倒这个寡言少语的文弱书生,他默默地用手中的镐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历史。
上川道班全班养护13.6公里,一道500米长的隧道,租住民房。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在陇县公路段都是最艰苦的,但正是一个又一个质朴憨厚、满腔热忱的道工维护着陇县的西大门。他们清水沟、补坑槽、清洗标志、清扫路面,公路环境整治……几乎每个月都是全段工作量最大的。路段大多在山区,雨水多塌方多,每次汛期过后全班职工都要带上干粮和水,买上咸菜,干在工地,吃在工地。中午,其他道班休息的时候,就是他们加班的最好时间。2011年终公路检查时,因为塌方量大,时间紧,他们把小锨换成了民工使用的装煤大锨。虽然干起来吃力了,但工效明显提高。因为道班的拖拉机车况不好,闫福荣同志就廉价雇用弟弟和他的180拖拉机。问起时,他说“清理塌方要紧,其他事以后再说”。仅此一句话,就让管理人员敬佩不已。
2011年12月中旬,陇县公路段创建省厅级文明路受检前期。按理,上川道班刚刚经历了省公路局的年终公路大检查,各项养护工作正趋于完美,但上川道班看到路边示警桩因雨天又有污渍时,又全体加班,不顾天寒地冻,全路段清洗示警桩。12月12日,全体班员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6点才收工,但没有一个人有丝毫怨言。
上川道班没有宽敞舒适的活动场所,没有整洁的职工宿舍,没有都市的酒绿花红,但这是一个优秀的老中青结合体,所有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团结友爱,勇于上进,就像道班院中那圃小小花坛中的花朵一样,虽然无名,却于春日碧绿扎眼;虽默默生长,却于盛夏争奇斗研,在一天又一天壮丽的公路养护事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