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集团2月完成吞吐量2731万吨
2012-3-18 14: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朱江林丽丹
在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坐拥三大港区的河北港口集团再传佳音:2月份,该集团共完成港口吞吐量2731万吨,在通过能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同比增加了120万吨,增长了4.6%。其中,其旗下的国家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完成2054万吨,同比增长了7.9%,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运输安全,以实际行动向全国“两会”献上了一份厚礼。
强化管理
不俗成绩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2月份,南方电厂发电负荷和耗煤量回升缓慢,直到下旬华东地区才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而华南地区电厂耗煤量始终未能恢复正常,以粤电集团为例,截至月底日均耗煤量仅恢复到春节放假前水平的70%左右,电煤需求始终不旺。在此情况下,南方从外贸进口煤炭增多,也严重冲击着北煤南运市场。有数据显示,进口煤炭已连续4个月接近或超过2000万吨,接近北煤南运总量的40%,几乎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秦皇岛港。与此同时,我国进口矿石大幅减量,天不作美、大风雾天气增多等因素都给河北港口集团2月份港口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如此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在没有增加通过能力的条件下,河北港口集团是如何摘得本月生产的硕果呢?“靠管理!”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2012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周杰主任关于‘发展提升年’的工作要求,依托企业成立百余年积累起来的雄厚的管理基础,向管理要效益,坚持外抓市场,内抓管理,以协调联动促协作,以精细管理提效率,以特色服务争客户,以市场开拓增腹地,使港口实际运行能力大幅提高,努力在港口主业上求发展、促提升。”
河北港口集团的根基秦皇岛港,承担着大秦线全年绝大部分煤炭发运量的运输任务。而大秦线是我国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最为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今年运输能力将在4亿吨以上,这就给秦皇岛港的运输带来很大压力。而秦皇岛港的年设计通过能力是2.25亿吨。其中,煤炭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意味着每月通过能力在1609万吨左右。而秦皇岛港在没有新增煤炭泊位、没有新增设备的情况下2月份实际完成了煤炭吞吐量1819万吨,超设计能力13%。曹妃甸港区作为国家重要矿石中转港口,在设计年通过能力6550万吨的情况下,2月份完成港口吞吐量569万吨。同样,黄骅港综合港区利用去年底新开通集装箱航线等重要契机,狠抓货源开发,完成了108万吨,同比增长了42.1%。
当人们真实了解到这些不菲成绩的时候,才能深刻领会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邢录珍那句“靠管理”的深刻含义。为了确保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的畅通,为了拉动冀中南省域经济的发展,为了保障国内钢铁企业的正常运转,河北港口集团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挖掘生产潜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港口装卸运输能力。
协调联动
记者从该集团总经理李敏口中,详细了解了河北港口集团在2月份生产管理中采取的措施。他说:“我们一是继续对外加强协调联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率先实施了港口、铁路、海事联合生产调度模式,充分发挥与太原铁路局、河北海事局合署办公优势,实现了信息共享、联合调度指挥,促进了矿路港航电密切协作、无缝衔接。二是对内推进精细化管理。集团领导亲自跟班作业,调研整个运输生产流程,提出在生产中采取重载交接班、提前堆垛取料、在锚地进行水尺公估等有效措施,努力压缩辅助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加大设备的管用养修力度,为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负责秦皇岛港生产运营的秦港股份公司生产业务部门与各煤炭港务公司领导逐一沟通,制定各分公司月度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各公司生产能动性。三是全力抓好特色服务,加强与重点客户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港口专用设施中转作用,优先保证大客户煤炭在港顺畅中转,实现了车船货有效衔接。四是加强市场开拓。精耕细作传统市场,千方百计开拓新兴市场,巩固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市场影响力,延伸市场腹地。秦皇岛港2月新争取到一批水渣粉、锌矿来港。”
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面对良好的开局,该集团董事长邢录珍并不满足,他说,2012年是河北港口集团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工作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他表示,河北港口集团将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以港为基、科学发展、多元发展、转型发展”的思路,认真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统筹推进秦唐沧三地港口建设,重点抓好曹妃甸港区煤二期工程建设,与河北钢铁集团合作开发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矿石和通用散杂货泊位,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开发建设曹妃甸出海口项目,本着把港口规模做大、功能做全、能力做强、效益做优的原则,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做大做强港口主业,力争完成港口吞吐量3.3亿吨,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